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尘肺村”的惨剧:下辈子最重要是呼吸 /

浙江“尘肺村”的惨剧:下辈子最重要是呼吸

67岁的俞新昌将被子裹着上身,用简易氧气瓶帮助呼吸,他18岁上山打石头,48岁查出尘肺病。在中国数百万尘肺病人中,农民工占80%以上,他们不得不在高密度粉尘环境下作业,同时他们缺失国有大企业职工的职业保护、医疗保障等相关配套体系。一旦患病,农民兄弟面临赔偿无门、求医无望的境地和死亡的威胁,绝大多数患者因为尘肺病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家庭陷困。(腾讯公益基金会出品 摄影报道安平 编辑anne)

俞新昌所在的浙江省仙居县下王村在当地被称为“尘肺村”。村里有近70多位中老年人长期受到尘肺病的困扰,走路快了会喘不上气,说多了开始咳嗽,严重时会引发并发症。呼吸,成为他们下半辈子最重要的事。

俞森来,2016年8月26日去世,18岁上山,40岁发病,终年57岁。俞的妻子胡国连怀抱着丈夫遗像,声泪俱下讲述17年来丈夫经历的病痛,特别是离开之际痛苦的场面。

俞森来与村民们早年工作过的矿山与下王村就一路之隔,属于当时的合作社。几十年过去,曾经被挖开的矿坑仍裸露在外。但无奈的是,合作社早已解散,石矿也在此后易主。看病需要花钱,然而,俞森来拿着好不容易到手的职业病鉴定报告,却找不到责任主体,得不到相应的赔偿。于是他边看病,边走上了漫漫维权路。

2016年10月12日,是俞森来出殡之日。作为丈夫、父亲的家庭顶梁柱患病甚至失去生命,家庭中断经济来源,导致尘肺“寡妇村”、尘肺孤儿大量出现,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

妻子胡国连上完一柱香后,丢了魂般抱着俞森来的遗像坐在丈夫生前的沙发上,半天不能动弹。屋里放着吸氧机、健身器材、散乱的药物等,可见俞森来对生命的不舍。

在村子西头,石块垒起的房屋木门紧闭,村民说,主人也是因尘肺病撒手人寰。“尘肺村”的死亡名单:俞培夫,终年76岁,死于尘肺。何世军,终年76岁,死于尘肺。俞培江,终年62岁,死于尘肺。俞森来,终年57岁,死于尘肺……而名单上因尘肺去世的人仍在增加。

俞新昌从工具房里找出锈迹斑斑的铁锤、钢钎。患上“尘肺”的人大多是年轻时到矿山“打石板”长期吸入粉尘所致,一份曾经改善他们生活的职业,最终又将他们带入贫病交加的境地。

由于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下王村受尘肺病的困扰的中老年人,聚到一起,最大爱好就是打牌消磨时间。

在村庄中部,56岁的俞森方在洗手间里放开热水以形成雾气,他说这样呼吸会轻松些。他18岁上山,38岁发病。

发病后,俞森方常常感觉嗓子被堵住,呼吸如同一种“土气包蛇”(这是当地的一种蛇,喘息声如尘肺病人)在发出声音。15年前,他老婆离家出走,日子愈发难熬。

俞年友,79岁,17岁上山打石,50岁发病。2016年10月11日,俞年友站在当年引为自豪的石头房前,百感交集。

这些从北京批发来的咳嗽药,是俞年友最亲密的伙伴,每晚靠它才能睡上3个小时安稳觉。

65岁的尘肺病人吴柳弟已经丧失劳动能力30多年,每年三四万的医药费给这个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

下王村离当年采石的山头仅隔条马路,雨雾中,依稀可见山体裸露的岩石。

村里目前年纪最大的尘肺病患俞讨米,今年82岁,老人18岁上山打石头,50岁发病。

82岁的俞讨米因为尘肺病卧床不起,儿女都在外打工,自己只能独自待在一间不能通风的平房,这里是起居室、厨房,也是厕所。

67岁的俞新昌,79岁的俞年友,82岁的俞讨米(从左至右),当年常在一起采石的工友,相继患上尘肺病。

而距下王村半小时车程的仙居县医院内,71岁的俞森友在女儿的陪护下,接受治疗。他17岁上山,47岁发病。(如果你想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可以在手机端“微信”里点击进入“钱包”里的“腾讯公益”项目列表搜索【寻救尘肺病农民兄弟】公益项目。)

俞森友的病房窗台上,晾晒着一双鞋垫。鞋垫上面“一生平安、身体健康”八个字中的“安、康”两字已被磨去,这恰恰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存在,即可找到。我们一起用影像关注世界,温暖彼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