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李克强圆珠笔之问:一年有回音 谁背锅? /

李克强圆珠笔之问:一年有回音 谁背黑锅?

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用了几乎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就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近日,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报道,一份红头文件(中共党政机构发布的文件)显示,“山西太钢完成了笔尖钢制定标准的工作”。

党媒在报道中抑制不住地欣喜称,“小小‘笔尖’拷问,给中国制造带来巨大启示。一支司空见惯的中国笔,书写出的是创新驱动的中国力量。”

就在几乎一年前的2016年1月,陆媒报道,“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说出来 竟不知中国连圆珠笔的头都生产不了!”

本届李克强政府遭遇“中国制造”的多重瓶颈(图源:中国政府网)

2016年1月4日,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他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人民日报》并未避讳这个故事,报道称,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还需要进口。

党报亦困惑地提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圆珠笔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

党媒披露,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中国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

有大陆网友称,李克强总理过问了圆珠笔,不到一年就“攻坚克难”地完成了科研任务。难道中国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过问后,才会有起色、有落实么?

也有大陆网友点评称,“在笔都将要淘汰的时代,中国居然才掌握笔尖的制造技术。”

到2025年,“中国制造”将被中共重新定义(图源:VCG)

而陆媒《长江日报》在2016年1月的报道中就称,中国“不是造不出笔,难在造出中国好笔,而且高价卖出去。”

分析指,圆珠笔这事上,你可以说中国制造的笔不好看、太廉价、不高贵、不好用,但就是不能说制造不出来。

观察人士称,无论从企业管理、成本还是财务的角度考虑,圆珠笔企业进口球珠都比自己研发生产划算。就目前的产业而言,圆珠笔球珠加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落后产能”,是需要淘汰和出清的那部分。如果说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高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和低附加值产能的话,重新发展依赖金融资源的球珠加工,就是本质上的“本末倒置”和倒退。因此,有些黑锅让圆珠笔产业背是不公平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