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粤媒曝郝海东或出任足协主席 官媒未否认 /

粤媒曝郝海东或出任足协主席 总局官媒未否认

郝海东

如同有些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如“半夜鸡叫”一样,中国足协如今也开始了突然袭击——在周日这个休息日,有关足协将在2017赛季实施中超新外援政策的消息传遍了“江湖”,核心就是一个“限”字:从2017赛季起,中超外援上场人次每场最多3人次,不分亚洲外援和非亚洲外援;中超每场18人报名名单中必须有2名U23球员,其中必须有1人首发出场。中超不少俱乐部之前并不重视年轻球员的培养,根据2016赛季中超各支球队94年龄段出场球员的情况来看,不少球队会在2017赛季的U23球员选择上捉襟见肘。

例如,江苏苏宁拥有拉米雷斯、特谢拉以及R马这样的优质外援,但上赛季却没有一位94以及95年龄段球员在联赛中出场,和苏宁情况类似的是申花。至于上海上港,20岁的前锋胡靖航曾在上赛季出场2次,但均是替补出场,后卫杨世元也有些不堪大用。而且,考虑到上港的前锋线上有埃尔克森以及胡尔克,博阿斯很难会让胡靖航首发。

另外,力帆、延边以及泰达,在上赛季的联赛中也没有一位94以及95年龄段球员在联赛中出场过,辽足只有1位。泰达在本赛季对外援进行大调整,但如果U23球员成为短板,“津门虎”的成绩恐难有所提升。而辽足、力帆以及延边的外援质量比不过其他球员,如果在U23的使用上再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那么他们在本赛季要想保级,难度可想而知。

本次“新政”已有先兆

这一次的外援限制政策来得应该说“合情合理”,就在不久前传出中国足协主席可能由郝海东担任的消息后,国家体育总局的官方报纸《中国体育报》随即刊出来自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的回应文章,文章一反常态地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这一传闻,而是谈及国内俱乐部的不理智烧钱行为并指出俱乐部应更注重本土球员的培养和提高,“希望投资者和俱乐部理性投资,注重长远发展,注重青少年培养和梯队建设,促进中国足球健康持续发展。”这是国家体育总局继对姚明担任篮协主席的传闻回应后,再次以总局新闻发言人的身份表态。

毋庸置疑,这是国家体育总局新领导到任后的新举措。尽管中国足协去年12月23日曾向各俱乐部征求外援使用的意见,但显然反馈结果与预想不一致。而在上层要求变革的压力下,足协只能要求俱乐部执行新政。这也是中国足协在过去10年中不断变革外援政策的缩影,从2006年的最多注册4外援+上场不超3人,到随后的最多报名5外援上场实施“3+1”,再到最多可以注册7名外援,然后又回归“4+1”,现在又有了新变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