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妓女逆袭成商界大亨 夫被污蔑为土匪枪决 /

她从妓女逆袭成商界大亨 丈夫被污蔑为土匪枪决

初见夏之时,她正值豆蔻年华。穿着时髦,发型前卫,夏之时英俊强壮,是年轻有为的都督。

人们总说,两人完美的相遇,应是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可他们,

却相遇在长三堂子——清朝时豪华精致的妓院。

董竹君,这个与世纪同龄的女子,出生在上海棚户区一个贫寒人家。父亲拉黄包车,母亲是洗衣女佣。13岁那年,因父病倒,董竹君成了家里唯一的救命稻草。她被卖到长三堂子,卖艺不卖身,三百大洋,三年为约。

董竹君自小就有“小西施”之称,给客人们唱京剧,唱到嗓子沙哑,双腿酸痛。

青楼之地,寻欢者多是纨绔子弟,可董竹君偏偏遇到了年轻有为的都督夏之时——为了避开耳目,革命党青年经常来这里讲国事,夏之时便是其中一员。

在长三堂子帮董竹君梳头的孟阿姨知道,像董竹君这样的红人定不会被轻易放走,早早就劝她给自己找个好人家。

当遇到他,董竹君才想起孟阿姨的话。在她的个人自传《我的一个世纪》中,曾这样形容自己对夏之时的倾慕:“我更细心观察夏爷了,见他身材高壮,肤色白润,额宽,眉眼清秀,两目炯炯有神,姿态英俊,性格豪放,二十四岁就任四川都督,真是一位英雄豪杰。至此我就更加爱慕他,并留心夏爷是不是真心爱我。对镜自照,暗自喜欢,以我的相貌是应当配一个爱国英雄的。”

而夏之时又爱董竹君到什么程度?

一次董竹君利用买东西的空当,来到了夏之时的住处看望他。刚进房门,夏之时便从床上跳起来抱着她痛哭。

然而,这种温情却没能持续多久,袁世凯称帝,夏之时决定去往日本。

原本只要将董竹君赎出青楼,两人便可远走高飞,但董竹君竟不同意。

董竹君虽出身卑微,但也很有骨气,她不想成为一个物品被买卖,也不想将来夏之时说她是买回来的,而看不起她。

董竹君认为两人应是平等的,她要的是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她跟夏之时约法三章,不当小老婆;到日本求学;回国后组成家庭。

一个青楼女子,又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童年时期,董竹君的几个叔叔、弟弟妹妹,相继因为失火,过劳或生病挨饿,离开了人世。

那些童年的伤疤,都成为这个女子心里最坚硬的地方。

董竹君借机将青楼的看守灌醉,脱下身上的绫罗绸缎和金银首饰,正式告别了长三堂子的生活。

那天晚上,她只穿着一套贴身白衣裤,带着两角钱,叫了辆黄包车,去与夏之时汇合。

当时夏之时只买了半旧不合身的法国白洋连衣裙、白色半高跟的尖头皮鞋作为礼物,而她并不是贪慕虚荣的人,还很高兴地把衣领上的缺口缝好。逃跑前,两人结了婚。

董竹君与夏之时结婚照

在日本,夏之时不喜欢董竹君抛头露脸,便请了五位老师来家里给董竹君讲课。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董竹君读完了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等师范学的所有课程。

1915年,夏之时回国参加革命活动,留下董竹君一人在日本读书。两人虽深爱,但夏之时生性多疑,给了董竹君一把枪,也告诉她如果对他不忠,便自杀。

这也许成了他们悲剧的起点。

两年后,董竹君完成了学业,回了国。都说丑媳妇才怕见公婆,但董竹君这样美貌的女子明白,夏家是名门望族,自己虽美貌且有学识,但终究出身青楼。于是她特地到省城买了洋货作为见面礼。

然而,夏之时的母亲却不同意董竹君做正房,认为有伤风化。

好在董竹君争气,她贤惠能干,很快就改变了老太太对她的看法,还亲自为他们办了旧式婚礼,董竹君正式成为夏家的媳妇。

相爱的人时常经受得起大风大浪,却忍耐不了平淡的生活。

全家福

董竹君连生四个女儿,最后一个才是儿子,夏之时很生气,老太太甚至还打算杀了孙女换孙子。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夏之时拒绝送女儿读书,也从来不管女儿的生活。四女儿夏国璋腰椎患病,需要穿刺抽出脓水,十分痛苦,夏之时却毫不在意。

董竹君与女儿

1927年,夏之时的军队被熊克武缴械,他被免去职务,由一个堂堂大将军都督成了无权无势的闲人。为了排解,他开始抽大烟、赌博、喝酒,经常大发脾气。

出门时两手都是钱,回来时分文不剩。董竹君隐忍着,为他建书房培养兴趣,然而一切只是徒劳。

曾经的温柔与甜蜜荡然无存,剩下的全是责备、奚落与不满。

夏之时曾直接把手枪拍到董竹君面前,似乎从没忘记这是个被自己从窑子里赎出来的女人。这让董竹君愈加心灰意冷。

她带了四个女儿离家出走,去往上海。这件事情还轰动了成都各大报纸,四川的报纸甚至还写出了“夏之时家中难都督,将军街走出女娜拉”这样的标题。

董竹君去意已决,但夏之时仍百般纠缠,想靠眼泪让她回心转意,还让好友写信逼回董竹君。

夏之时认为这是正常的夫妻争吵,但他早已忘了董竹君当年不让他赎身的倔强。

离开夏之时,董竹君开始了新的生活。

她四处筹集资金办厂,顾不了孩子只能送女儿上寄宿学校。即使勉强维持生活,董竹君也不愿回头求助夏之时。

后来董竹君拿到投资,开了一家四川菜馆,取名叫“锦江小餐”,生活开始变得有起色。菜馆开在上海法租界,在当时并不繁华。店名取自成都的锦江,菜馆的logo是董竹君喜欢的竹子。

菜馆开业初期,董竹君过起了早出晚归的生活,患了胃溃疡。

董竹君与锦江川菜馆

董竹君的川菜馆是成功的,生意好的时候桌子都要摆在过道上,上菜的时候还得从食客的头上接过。

董家菜:麻婆豆腐

锦江小餐还吸引来了杜月笙,有一次杜月笙甚至还在店里发火了。

原来是食客太多上菜太慢,他对侍者说:“吃客这么多,为什么不扩充?告诉女老板,假使需要房子,我一句话。”

巧了,董竹君也是这样想的,她扩大了餐馆的规模,锦江小餐一下子变大了很多,可以容纳300食客。董竹君也把菜馆改名为“锦江川菜馆”。

这一改,让菜馆的生意更好了,吸引了很多名人光临,其中就有到访上海的卓比林。

川菜馆装修得很高档,结合了日式和西式的优点。屋顶是宫殿式的,门口挂满了霓虹灯。室内五彩缤纷,有盆景鲜花,有五颜六色的热带鱼,还有名画,整个布置让人惊艳。

更特别的是,饭店里还专门设了特别间,这里装了电话,供顾客人聚餐密谈时使用。走廊外面还有店员放哨,抗战时,这里成了国共双方开会的地方。

1951年,董竹君受到周恩来接见

建了菜馆,董竹君又建了一个小资的茶室,叫“锦江茶室”。为了提倡女性独立,茶室招的服务员都是女性。茶室的装修也不错,有小方桌和玫瑰红色的沙发椅,是聚会的休闲处,

这也是当时上海的第一家。

董竹君与锦江茶室

董竹君成了赫赫有名的企业家。新中国成立后,她把菜馆和茶室迁往长乐路一公寓,两者结合,名为“锦江饭店”,又将自己的十六年来所赚的15万美元、饭店以及住宅都捐献给国家,自己只保留了郭沫若书写的《沁园春》以及文房四宝。锦江饭店也成了新上海第一个国宾馆,至今也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花园式饭店,服务过以百计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这一年,董竹君失去了她的饭店,也失去了她狠心离开但仍念念不忘的前夫。

1950年,夏之时被错误的以“组织策划土匪暴乱”的罪名被枪决杀于合江县城关镇,时年63岁。

当夏之时被诬陷枪决的消息传来时,董竹君一整天坐在床上没有说话,卧室床头还一直摆放着的两人的婚纱照。

董竹君57岁时摄于犹太人开的照相馆

晚年她被造反派污蔑、入狱、受尽折磨,就是另一段心酸事了。

晚年董竹君

这个与世纪同龄的老人没有走完一个世纪,97岁高寿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她交待小女儿入葬时要放《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这是爱尔兰民歌,是她当年和夏之时当年逃亡到日本时听到的。

歌词美丽又哀伤: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她美丽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也没有一朵鲜花,陪伴在她的身旁,映照她绯红的脸庞,和她一同叹息悲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