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本全面折戟越南 基建大单完败中国 /

日本势力全面折戟越南 基建大单完败中国

在确定能源发展放弃核电后,火电在越南的建设速度正在全面提速。而面对这一基建机遇,中日两国开展了新的竞争,令外界意外的是在邦交中似乎占有优势的日本,却完败于中国企业的攻势。

综合媒体1月28日报道,日本三菱商事19日宣布了在越南中部建设大型煤炭火力发电站的计划,但这个业绩,在越南的相关建设中只是冰山一角。除了三菱集团,丸红和住友商事等日本企业也在角逐越南火电建设市场。而面对来自中国企业的项目争夺战,日本雄厚的实力却毫无悬念般地败下阵来,因为目前越南火电站的建设,近90%是中国企业在操作。

基建出口是中国政府“一带一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源:新华社)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从核电站向火电站转变的越南国家方针,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商机。预计到2030年,越南的火电站将达到51座,增至目前2.5倍。

三菱商事将在越南中部河静省的经济特区建设发电能力为120万千瓦的火电站“永昂2号”。预计2021年投产,项目总投资额为22亿美元。三菱商事将在一定时间内负责运营,最终会转由越南电力公司接管。

在附近由当地企业建设的同等规模的火电站“永昂1号”也将投产。两座发电站的发电能力约为停止建设的核电站的60%左右,河静省将成为越南重要的电力供应地。

越南政府此前将核电站视为缓解电力短缺的“杀手锏”。由于2008年雷曼危机之后越南经济增速放缓,电力供需有所缓和,但GDP保持约6%的高速增长的越南,对未来电力短缺的担忧一直存在。

因此,越南政府接受日俄的援助,对原定2028年在南部宁顺省投产的核电站(发电能力为400万千瓦)寄予厚望。但是,因高达270亿美元的巨额建设费用以及福岛第1核电站事故后居民的反对,越南民众也对核电站的安全提出质疑。虽然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制度,但越南政府还是接受了民意,最终,2016年11月,越南国会正式决定中止核电站的建设计划。

取而代之的是火电站。越南国内蕴藏优质的煤炭,2016年的产出量为3830万吨。与核电站和液化天然气(LNG)火电站相比,煤炭火电站初期的建设费用较低。目前越南的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65%,财政状况开始恶化,但能承担煤炭火电站的建设费用。

根据越南政府公布的计划,目前约20座煤炭火电站到2020年将增加至32座,到2030年增至51座。火电占全部电力的比例截至2016年为33%,到2030年将提高至45%。预计煤炭火力的发电能力到2030年增至现在的近3倍,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即使没有了核电站,电力供不应求的风险也将降低。而且越南能源协会主席陈越义(TranVietNgai)表示,“既然核电站计划已经取消,就只能依赖火电了”。

日本企业由此获得了一定商机。三菱商事计划除了河静省之外,还将在南部平顺省建设煤炭火电站。此外,在发展潜力巨大的港口城市海防,丸红也正在附近建设煤炭火电站。住友商事则在靠近胡志明市的南部茶荣省进行建设。

福岛核事故对核电的全球发展带来巨大阻力(图源:Getty/VCG)

不过,相比核电站建设,日方的损失显而易见。建设1座核电站,以供应商为主需要300至500家企业参与。对于有望获得订单的日本企业来说,停建的影响巨大,但今后日本企业企图通过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火电建设挽回损失。 竞争最大对手就是中国企业,面对中国传统的低价抢市场的策略,在质量保证、用工费用上处于劣势的日本没有胜算。虽然中国企业的规模相对不大,但有消息称越南规划的煤炭火电站建设项目,有近90%被中国企业得到。

最近,俄罗斯企业和马来西亚企业也在涉足大型煤炭火电站,与中国企业组建联盟的企业也在增加,订单争夺更加激烈。 日企试图以发电效率高、环境负荷小的发电技术来争夺订单。

2016年4月,台湾塑胶工业旗下的钢铁厂在越南的建设地发生环保事件。随着越南民众的环保意识加强,针对煤炭火电站的反对活动也将增加。成本是日企的弱点,但日本的技术实力也有可能帮助日本获得订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