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今日美媒:特朗普如何应对中国考验 /

今日美媒:特朗普如何应对中国考验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特朗普警告以色列扩建定居点一事。同时,特朗普签署“穆斯林禁令”成为美媒关注焦点,华盛顿邮报认为此举违背了美国最基本的价值观。此外,CNN发表评论称,中国将考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

下面是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2月3日美媒网站与期刊的重点新闻内容概要:

社论

华盛顿邮报题为《特朗普宣誓就职后 火箭炮落向乌克兰》的文章称,火箭炮和重型火炮攻击乌克兰军队营地看起来很像是对新总统是否会屈服于莫斯科压力的考验。普京的另一目的是推动特朗普走向莫斯科寻求的妥协:不仅要取消对俄制裁,也要承认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俄罗斯势力范围。作为交换,普京将在中东打击ISIS提供合作。不过,美俄军事合作一直是普京的主要目标。若特朗普接受,普京将实现第三个目标: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进而增强俄罗斯影响力。

彭博社社论《特朗普对伊朗采取行动的契机》称,特朗普国安顾问弗林(Michael Flynn)就伊朗最近进行的中程弹道导弹试验的行为“正式发出警告”,虽比奥巴马更直截了当,但刊文认为,还需比大选时更具体些,因为美国有解释条约,并对违约的伊朗采取单边制裁的权利。比如延缓80架客机和波音零部件的出售;制裁伊朗国内外的实体,达到凡是与伊朗军队做生意就被美国银行系统屏蔽的目的;拉拢英国等盟友阻止各自的企业进驻伊朗等。刊文认为,美国是能阻止伊朗野心的,但美国不该单枪匹马。

中国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建设军事设施(图源:VCG)

评论

CNN题为《中国正准备考验特朗普白宫吗》的评论文章认为,历届总统在刚上任都将经受各种外交政策的考验,特朗普也不例外。中国将接替俄罗斯,继续考验特朗普。鉴于此前特朗普在南海问题上的失策,很可能造成中美危机并造成两种结果,一是中国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二是继续在南海建立军事设施。对此美国应该在亚洲进行任何军事升级之前采取如下措施阻止危机:美军应明确阐述中国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在南海提高军事化程度后的对策;国会应通过比《军事武力使用授权书》更明确的法律,给总统单边使用武力开绿灯;议会和白宫应携手促进美国与亚洲盟友的同盟关系,一起对抗中国的经济欺凌。

洛杉矶时报题为《戈萨奇不该接受偷来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职》的评论文章整理了四名读者对戈萨奇(Neil Gorsuch)被特朗普提名为大法官一职的看法认为,奥巴马在此前提名加德兰(Merrick Garland)正式成为大法官之前,任何大法官提名人出于伦理的考虑,都该拒绝这份职务的邀请。对此,民主党应竭尽全力制止戈萨奇当选,否则他们将对共和党偷了大法官这事而内疚,后果却由民众承担。当然,也有读者认为大法官一事既然已成定局就不该再换人,应该让他接受美国人民的考验。

美国民众抗议特朗普限制穆斯林移民和难民的行政命令(图源:AFP/VCG)

关注

“禁穆令”背叛美国价值观

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限制七个穆斯林国家移民和难民入境美国。财富杂志刊文称此行政命令实际上是“穆斯林禁令”。该行政命令的真实意图是戏剧性地限制穆斯林进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不仅构成宗教歧视,也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法治。除违反宪法外,该行政命令还将产生严重的人道主义影响。

对此,华盛顿邮报称特朗普签署此行政命令的目的是虐待无力反击的穆斯林,进一步加深穆斯林和基督教世界存在全球性冲突的恶意说法。此举不是为了美国的安全。它是民族主义、仇外心态以及借恐怖分子所犯下的卑劣行径惩罚无辜的穆斯林。这是对美国最基本价值观的背叛。

马蒂斯为恢复信任首访日韩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首次出访目的地是韩国和日本,在与韩国领导人谈话后将于周五(2月3日)出访日本。彭博社称派遣马蒂斯首访韩国,特朗普传达出美国将保护其盟友的信息,并向朝鲜发出警告。此行也向中国发出间接信号:美国将坚持奥巴马政府期间通过的萨德部署计划。文章援引专家分析称,特朗普政府充满太多未知与不确定性,很难评定马蒂斯的言论将多大程度上体现在特朗普的政策上。对美国作为合作伙伴的信任已经被破坏,马蒂斯此行最重要的任务是消除怀疑。

对此,CNBC称马蒂斯此次出访凸显特朗普对日韩的重视,也旨在消除对美国在亚洲领导地位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美日、美韩双边关系的担心。华盛顿邮报称,马蒂斯对美韩、美日同盟关系的支持将缓解美国政治动荡和特朗普对亚洲军事伙伴关系的质疑在亚洲盟友间引发的担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