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数字货币破土而出 中国央行意欲何为? /

数字货币破土而出 中国央行意欲何为?

早在北京时间2016年1月20日,中国央行就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其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的消息。在会上,央行要求自己的数字货币研究团队“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公开场合力挺数字货币,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革新。

类似地,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银行等央行也正在计划或考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在比特币的问世引发了私人发行、去国家化的数字货币浪潮之后,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似乎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趋势。既然中国央行已经完全控制了货币的发行,为什么还要费力去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

首先中国央行将发行单价为1亿人民币(1,457万美元)级别的数字货币,众所周知,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是需要成本的,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实例,使用者越多频率越高则成本越高,而其对区块链维护成本的应对模式就是挖币奖励机制,即成本的付出者可以通过其付出行为得到回报。

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演讲(图源:新华社)

对于人民币这样有中国政府信用背书的货币,“挖人民币”作为奖励机制的区块链数字货币是法理上绝对行不通。中国政府下令研究人民币发行数字货币主要是为了降低印钞成本,而区块链模式下的电子货币在应用中的特性就是:使用频率越高越频繁,则维护成本越大。

假如人民币数字货币交易频率达到今天支付宝的规模,则其维护成本将远远高于印钞成本,得不偿失。不过对于今天的经济体系中,银行的准备金却可以充分应用到数字货币中,例如按照2014年12月末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113.86万亿元(16.59万亿美元)来计算,准备金计算采取最低值16%,则2014年年底约有18万亿(约2.63万亿美元)的纸钞储存在中国各个银行的金库中。一张100元的人民币一张的重量为1.1克左右,则这18万亿的纸钞的总重量大约为:19万8,000吨。

将近20万吨的纸钞,其成本非常高昂,所以既然区块链技术在低频低量交易时成本低廉,那么为何不发行这样一种数字人民币?同时只要满足三点:以亿为最小单位,一个数字货币单位等于一亿人民币;该数字货币仅允许作为准备金存在,一部分地替换准备金现钞;该数字货币仅允许在中国国有银行之间流通。

中国可以瞬间节约6,000亿人民币(约874亿美元)的印钞成本(按照每张百元钞票造价3.4元计算),同时这个系统因为操作频率和货币个数极低,其区块链成本与6,000亿印钞成本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由于这种数字货币币值太高以至于不存在取现的可能性,其潜在使用风险也极大地降低。

再者随着电子支付系统的广泛使用,市场上流通的现钞将会进一步减少,其直接效果就是银行金库中的钞票越来越多。届时中国央行可以进一步推行数字货币,变相降低纸币在流通时产生的损耗。以中国今天的经济规模,这个损耗稍微一变动就可能意味着几百亿人民币的财政收入的释放。

最后从近期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打击贪腐,一连串在贪官家中查抄到巨额现金的报道来看,中国政府虽积极投放货币来满足市场需求,但从现金离开金融机构开始便不再受到相关部门监管。也因此,发行数字货币不仅能强化对金融流动的监管,通过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数字货币的每一笔交易都能轻松核查,也没有遭到篡改的可能性,这或许才是中国政府在推动深化改革过程中降低监管成本,并提升监管技能的杀手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