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1月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 创新低 /

中国1月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 创2011年2月来新低

央行今日公布了中国外储数据,刚刚过去的1月份,外汇储备为29982亿美元,跌破了3万亿美元关口。此前机构预测1月外储在30035亿美元。这是中国外储连续7个月呈下滑态势。

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29982.04亿美元,较2016年12月的30105.17亿美元,减少123.13亿美元。以SDR计价,2017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为22064.63亿SDR,环比减少329.47亿SDR。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1月我国黄金储备为712.92亿美元、折合5924万盎司,环比增加34.14亿美元。

这是继7月、8月、9月、10月、11月和12月分别下降41.05亿美元、158.9亿美元、187.85亿美元、457.27亿美元、690.57亿美元和410.81亿美元后,中国外汇储备连续第七个月缩水。这也是中国外汇储备自2011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3万亿美元。

2016年全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了3198.44亿美元,2016年的全年降幅比上年同期少降了1928.12亿美元。2015年全年,外汇储备减少了5126.56亿美元。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月升值、美元走弱和国内外汇管理新措施等利好支持下,外汇储备在1月就跌破“三万亿美元”大关,令市场有点意外。

24位接受彭博调查的机构分析师预测中值显示1月外储料环比下降70亿美元至30035亿美元。其中有6位分析师预计外储将“破3”,但另有7位分析师认为当月外储可能出现去年6月以来首度回升。

可见的是,今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升值782个基点,幅度达到1.127%,即期汇率则升值了1.03%。

据中国政协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回应如何看待过去两年两年央行花了大约1万亿美元来防止人民币汇率过度贬值时表示:我认为总体上利大于弊。

易纲称,首先,外汇储备就是为了用的;第二,客观上以此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防止市场的‘超调’;第三,现在看来,使用外汇储备的时机是好的,收益也不错;第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SDR)后,我们有了制度话语权,人民币是可自由使用货币,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认的储备货币,各国央行只要持有人民币都被记录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官方储备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必须认识到人民币所面临的情况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后再来讨论适当的外汇储备究竟应该是多少。

外汇局:央行调节供需是外储下降主因跨境资金流出已放缓

对1月份外汇储备数据,外管局官员随后答问表示,中国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是造成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国跨境资金流出已较前一时期有所放缓,未来会趋向平衡。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等有利因素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成为稳定强势货币,也将促进外储规模保持合理充裕。

外汇局官员表示,由于适逢农历春节,居民境外旅游、消费等活动增多,企业偿债和结算等财务操作也会增加,带来相应用汇需求,成为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季节性因素。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总体出现反弹,使得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货币按照计量货币美元进行报告时金额上升,则是促使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外汇储备多元化资金的运用和收回也对外汇储备规模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看,外汇储备在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下,不同货币和资产之间有效发挥了此消彼长、风险对冲的效果,维护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

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少降了872亿美元;与上月相比,外汇储备规模少降了288亿美元,降幅均明显缩窄。剔除掉汇率重估因素以后,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比和环比降幅也是明显缩窄的,这反映出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已较前一时期有所放缓,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逐步增强,跨境资金流动会趋向平衡。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虽已略低于3万亿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实际上,外汇储备是一个连续变量,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下,储备规模上下波动是正常的,无须特别看重所谓的“整数关口”。无论从绝对规模看还是用其他各种充足性指标进行衡量,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都是充裕的。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经常项目保持顺差、财政状况较好、金融体系稳健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些有利因素都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成为稳定的强势货币,也将促进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