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团队过滤PM2.5:滤除率超99% /

中国团队用新材料过滤PM2.5:滤除率超99%

2月8日,新华社报道称,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王博及其团队成功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材料应用于空气过滤、净化与治理等方面,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近日刊登了该团队的成果。

这篇名为《金属有机合物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Metal–organic mix for air filters)》的论文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并指出通过能够大规模生产的MOFs材料薄膜在空气过滤上的应用,可有效过滤PM2.5,净化空气。

王博表示,MOFs材料是一种多孔结晶材料,由有机骨架和金属离子组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实现对大量的细微颗粒物的捕获。王博团队合成了三种MOF结晶化合物,并且使他们附着到不同的基材表面,包括纺织物、泡沫材料和塑料材料,实现了双面热滚压加工。

据介绍,这种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吸附储存气体分子能力(比表面积)最强的一类材料,比表面积最高可达8000平方米每克,是活性炭、分子筛的10多倍。这种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实现日光催化,将有害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进而使得滤除效率得以持续保持,长效作用,无二次污染,且滤除率超过99%。

不同种类的MOFs材料 资料图

经过实验室检测,在室温下的空气过滤结果显示,该种材料能够有效地将空气中的PM2.5和PM10污染物降低99.5%,只有在200℃的时候才出现较少的效率损失。另外,该材料在过滤方面的潜在应用还包括家用吸尘器的灰袋材料和汽车排气管装置领域。

据悉,王博团队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于工业废气治理、空气净化器、纱窗制造等领域。除了《自然》杂志外,德国的Advanced Science等相关媒体也相继对这一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关注报道。

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训认为,王博团队的这一成果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对于治理雾霾、净化空气等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前景广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