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围观中国:4月为何成中美关系危险期 /

围观中国:4月为何成中美关系危险期

美东时间2017年2月10日 世界媒体主要关注特朗普同习近平通话、美国4月或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澳大利亚转向中国以及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影响。

特朗普在中国问题大转弯

白宫9日声明称,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四晚上进行了长期间的电话会谈。双方领导人讨论了许多议题,在习主席的要求下,总统特朗普同意尊重“一个中国”政策。美中双方的代表将会就涉及两国共同利益的各种事项进行讨论和磋商。

美国《赫芬顿邮报》惊呼,那也太快了!特朗普大转弯,在同习的通话中支持“一个中国”政策。《纽约时报》也称,对特朗普而言,这是一次大转弯。这次妥协显然是为了结束中美关系的持续的冷淡。文章还说,政府官员总结认为,只有特朗普公开承诺奉行这个44年的外交政策(一中政策),习近平才会接电话。

特朗普4月或对华砸制裁大棒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2月9日报道称,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竞选游说时曾表示,“将在就任总统的100天内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中国的行为采取措施,对中国生产的进口产品征收45%的关税”,态度非常强硬。特朗普真的能够将这个大选承诺付诸实践吗?

《韩国时报》还表示,根据《贸易促进法》,美国财政部将在每年4月和10月指定汇率操纵国。特朗普正在等待4月到来,等着美国财政部指定汇率操纵国的结果出炉。美国一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韩国很可能也会被一并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

中美对立需要日本拿出智慧

日本《读卖新闻》2月9日刊登对陆上自卫队前将领山口升的一篇专访,题为《中美对立需要日本拿出智慧》。

在采访中,山口升说,特朗普采取了对抗性的对华姿态。不是双方都得利的“双赢关系”,而是一方得利一方受损的关系。如果中国坚持推进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扩张,类似于美苏那样的冷战式的对抗模式可能会继续。重要的是避免中美之间出现偶发性冲突。特朗普虽然暗示调整“一个中国”政策,但是不应当传递出中方理所应当采取强硬对策的信号。中国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不能翻脸的对手,日本也必须为避免冲突拿出智慧。

特朗普将澳大利亚推向了中国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怀特(Hugh White)2月9日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特朗普将澳大利亚推向中国》的文章称,美澳同盟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考验,那就是如何应对一个强大且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国。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主政下,美澳同盟已经失败了。文章还说,特朗普上周同澳大利亚总理的通话已经表明,澳大利亚人不能再相信美国了。由于特朗普的政策的影响,澳大利亚将会远离美国,靠近中国。

特朗普让澳大利亚心寒,加速转向中国(图源:VCG)

文章还说,澳大利亚不能以牺牲同中国的关系为代价来支持美国,尽管有违澳大利亚的意愿,澳大利亚还是要进一步靠近中国,愿意美国。那并不是意味着澳大利亚会成为北京的盟友,但是这意味着澳大利亚会默认中国在地区的领导地位。这就是美国在亚洲的漫长领导时代如何走向终结。

一带一路助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

日本《产经新闻》2月9日在题为《中国瞄准丝绸之路经济圈,呼吁沿线国家44亿人“共同繁荣”》的文章中称,中国现在有一个举国推进的项目,那就是“一带一路”现代版丝绸之路经济圈构想。如今中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需要新的引擎来带动发展。而“一带一路”经济圈构想可谓是“第二次改革开放”。

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计将有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如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担起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角色。此次会议被认为是一次批判保护主义、宣传“一带一路”这一全球化象征的会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