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家犬已打过疫苗,再咬人也不必担心? /

家犬已打过疫苗,再咬人也不必担心?错误!

较真鉴定:被狗咬伤或者抓伤后,最好立即接种疫苗。

要点:1、犯事的狗“打过疫苗”,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没有风险,被咬后最好立即进行预防。2、“十日观察法”(仅限于猫和狗)不是让人在被咬后什么都不做,先观察个十天再说,而是推荐在立即接种疫苗的同时,对动物进行10天观察,如果10后咬人的犬还健康,被咬者可以终止接种疫苗。3、轻微抓伤、咬伤等情况也要引起重视。查证者:李敏

今天,“四川眉山一孕妇狂犬病发作身亡”的新闻引发关注,事件中的孕妇曾某,半年前被自己家养的狗抓伤,但是因为伤口不大,又曾经给狗注射过疫苗,当时并没有在意,然而半年后却突然发病(省疾控中心证实确系狂犬病发),不治身亡。这则悲剧,起因于曾某对狂犬病预防的错误认知。腾讯较真(微信号:Fact_Check)一文打破常见误区,让你正确认识狂犬病。

误区一:被已经打过疫苗的狗咬伤后不必接种狂犬病疫苗

较真:这个说法不能完全说是错的,但应当慎重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狂犬病常见问题》曾专门提到过,如果咬人的狗“正确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经实验室证实了疫苗的疗效”,那么去打疫苗不是必须的,否则应当进行正确的暴露后(咬伤、抓伤、其他接触等)预防。这里的关键在于,被咬的人能否确定咬人的狗“正确接种过疫苗”。据腾讯较真(微信号:Fact_Check)咨询病毒学专业博士,这里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以前打的疫苗不一定是狂犬疫苗;2.狂犬疫苗可能失效;3.部分疫苗起效可能需要打几次,可能是次数不够;4.注射后也不是每条狗都产生免疫,少部分不起效。这则新闻提到,“这几年东坡区发生的狂犬病,都是打了疫苗的狗,咬伤主人后,主人未引起重视发生的。”可能反映出当地狂犬疫苗普遍存在风险。这说明了公共卫生作为一门与很多因素有关的科学,其原则能否在每一地通用,是需要谨慎评估的。在当今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被已经打过疫苗的狗咬伤后”,还是要谨慎对待,最好去注射疫苗。

误区二:被狗咬后不必立即接种疫苗,先观察十天再说

较真:这是最常见的对“十日观察法的”误区、世界卫生组织第二版《狂犬病专家磋商会报告》里,提到了暴露分级和暴露后预防的情形:

可以看到,虽然“十日观察法”(仅限于猫和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之一,但不是让人在被咬后什么都不做,先观察个十天再说,而是推荐在立即接种疫苗的同时,对动物进行10天观察,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同时可判定被咬人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也有人说国外存在“十日观察内不需要打疫苗”的情况,比如美国疾控中心(CDC)上专门提到了被家养动物咬伤后的处理措施:如果你被一只猫、狗或者雪貂咬伤,可以采用十天观察法,而没有必要接种抗狂犬病疫苗。要注意,这是因为美国家养动物定期免疫做得很好,不是狂犬病重疫区。而美国CDC也提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狗是狂犬病的主要载体。

误区三:抓伤、咬伤等只要伤口不大,就不必在意

较真:“裸露的皮肤被轻咬、轻微抓伤、磨破”属于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II级”暴露,这时候即便没有出血的情况,也应该尽快接种疫苗。另外,如果自己身上有未长好的破损伤口,不小心被家里的狗舔到了,这种情况属于较严重的“III级”暴露,也急需预防治疗。

误区四:狂犬病具有超长潜伏期

较真:国内很多人普遍认为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传说可以潜伏十年、二十多年,但其实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极低,而且备受质疑。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5年出版的首次《狂犬病专家磋商会报告》里是这么说:“取决于感染病毒数量和感染位置的不同,潜伏期从2周到6年不等(通常是2-3个月)”,也就是说当时WHO认定最常的潜伏期为6年。但是最新2012年第二版《狂犬病专家磋商会报告》表述有所改变:“潜伏期从5天到几年不等,通常为2-3个月,极少情况会超过1年”。《狂犬病的自然史》这本书里提到可能仅有1%的案例里潜伏期超过了1年。检索国际学术文献,确有零星的长潜伏期的病例报告,但这绝非普遍现象,而且也有不少专家质疑长潜伏期的诊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