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与俄合作开发重型直升机 北京难言之隐 /

与俄合作开发重型直升机 北京实有难言之隐

俄媒称,中国决定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发展长期往来,以开发多用途直升机,并透露称俄罗斯总统普京2016年对华期间,两国曾签署过联合制造重型民用直升机的协定。

俄罗斯“今日经济通讯社网站”2月9日报道,中俄合作开发多用途直升机的双边项目已正式启动。主要参与者分别为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双方将携手研发全新重型直升机。中方的要求是最大起飞重量38.2吨、最高升限5,700米、航程63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300公里。

普京2016年访华期间曾同北京签署共同开发重型民用直升机的相关协定(图源:新华社)

报道称,在签署相关协定之前,中国为寻找未来伙伴,曾四处活动。北京甚至考虑过向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购买引擎。虽然努力了,但结果令人失望。客观讲,除俄罗斯以外,没有哪国能生产出符合中方要求的直升机发动机以及其他配套零件。

军事航空专家、《军火库》杂志副主编德米特里·德罗兹坚科分析称,中国虽然能够仿制一切技术工艺,然而他们从未生产过重型直升机,在这方面毫无经验,而俄罗斯是可能向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的唯一国家。

如今,双方不时强调,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推动俄中友好关系的巩固”,不过,经济因素方面的考量所占比重或许要大得多。

德罗兹坚科并表示,最终谁将拥有知识产权,目前还很难说。但他相信,俄未必会如此轻易地让中国拿到共同研发的成果,并借其谋利。很可能这会是共同出资的合作生产,由俄方提供技术。

俄罗斯成为能够向北京提供重型直升机相关技术的唯一国家(图源:新华社)

德罗兹坚科并不讳言,所谓的“民用”直升机只是说辞而已,事实上,只按最初所宣布的直接用途使用的装备可谓屈指可数,通常同一直升机既可运输物资、灭火,也能用于军事目标。所以德罗兹坚科大胆预测,从中方所提出的要求来看,项目的成果将是一种多功能的军民两用直升机。

跟新直升机造价一样,各方都对项目的总金额讳莫如深。德罗兹坚科强调道,所有能够事先公布的数字,都只是大致意义上的,且很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未来直升机的造价如今只能通过草图预估,哪怕俄方知道它将以米-26为雏形。唯有在成品图纸出炉后,进行实际估价才有意义。

如今,协定签署双方和两国专家能够笃定的只有一点,即俄中在直升机方面的合作具有长期性。初步估算显示,中国对新直升机的需求量突破200架,且须在2040年以前列装。倘若研发者能在新直升机的成本与实用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那么即便按最保守的预期,其订单量也将增长数十倍之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