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朝鲜“一弹三雕” 中美韩日陷十字路口 /

朝鲜“一弹三雕” 中美韩日陷十字路口

一枚疑似“舞水端”导弹划破了寂静,东北亚的火药味再次弥漫起来。美国“新君上任”,中国两会在即,韩国萨德疑云,日本强军不停……围绕着朝鲜半岛的各种制衡因素均在近期进入各自的关键窗口,而金正恩坐镇平壤,为这个坚固又脆弱的结构再次增添失控可能。

这是2017年朝鲜发射的第一枚导弹,朝中社称该导弹是“朝鲜式新型战略武器系统”,韩联社的报道较为详细,称导弹的飞行高度和射程均为约500公里,最后落到日本海。

从参数上看,这枚中程弹道导弹相比朝鲜之前的“舞水端”系列有所改良,但还没有关键性提升,发射的政治意义仍是首位的。

就在导弹发射的时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美国访问,多数舆论判断朝鲜此举是为警告美日。后者似乎也有所自觉,当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回应,安倍晋三指责朝鲜“绝对不能被容忍”,特朗普则摆出盟友的姿态说美国会百分百站在日本身后。

但在这一场众多棋手执子的博弈中,朝鲜的任何举动影响的不但是美日,还必定有中国和韩国。

朝鲜日前发射中程弹道导弹(图源:VCG)

有东北亚战略观察者就表示,朝鲜的这一枚中程导弹,再次把相关各国推到十字路口。

此次朝鲜发射导弹,将时间放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之后,而去年试射是在除夕,这似乎体现出平壤对北京展现了更多尊重,但考虑到美日领导人会面这一因素,朝鲜恐也不是特意为避开春节才发射导弹。

不难看到,这一举动为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提供了又一个“强有力”的借口。“萨德”是中国的战略痛点,以此而言,平壤显然没有太多考虑过中国的感受,尽管不久前还重提“血盟”一词。

这就使中国面临一个选择,在特朗普上台后的中美博弈中,如果贸易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再次成为美国推到前沿的制华工具,北京是否应该考虑在半岛危机上转嫁部分压力。

朝鲜自然明白在东北亚局势中的被动地位,虽然平壤希望通过拥核走向主动,但实际上在大国之间仍比较无力,这为其成为北京的某种战略工具增添了可行性。

而在东北亚利益一体的美日同样面临选择。朝鲜弃核已经不太可能,武力解决朝鲜问题同样不现实,是把中国作为施压方向还是朝鲜本身,决定了半岛局势复杂性的升级程度。

目前在美日看来,中国是朝鲜问题背后的“话事人”,但实际情况并不这样乐观。在整个东北亚的战略博弈中,平壤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具体到中朝关系,朝鲜的自觉的反抗已非常明显,北京的掌控能力并不完全。

这也就意味着,眼下美日在朝鲜问题上无视内因,全数推给中国是“南辕北辙”,将让半岛危机进一步升级。

至于韩国,似乎是不变的“受害者”,此前中韩关系密切之时,韩国得到了北京的一些同情,但随着“萨德”问题爆出,中韩矛盾恐怕已成为现时中国在半岛最为着意的方向。

而韩国的选择也并不轻松,出于自身的安全关切,韩国有部署“萨德”的合理性,但这一举动关系体大,一旦成为现实将使中俄产生极大不满,只会使各自向着对峙的方向发展。而不部署“萨德”,美国一方且不说,自身的安全关切有失,恐也难以交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