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治疆策未触根本成效低难题考验中南海 /

治疆策未触根本成效低 难题考验中南海

北京时间2月14日,新疆再次发生暴力袭击事件,3名暴徒在皮山县某小区内持刀砍杀平民。该事件造成了10人受伤。其中5人因伤势过重死亡,5人仍处于救治中。3名暴徒全部被警方在一分钟之内当场击毙。有消息称3名暴徒属于维吾尔族。

在此之前,新疆发生了许多引起关注的新闻,都与之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新疆调研时要求“切实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厉言“反分裂斗争”,安置两名省级常委坐镇新疆政法委,新疆教育厅厅长沙塔尔?沙吾提和6位公安系统官员被调查,新疆多部门联手查处七起传播涉暴恐及宗教极端思想案件。

显然,作为“反分裂斗争前沿阵地和主战场”的新疆,进入了一种高度紧张和戒备的局势,甚至可视为临战状态。如果真正着手去解决新疆问题,这种状态应该需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而且其间有局势激化的可能。

多维新闻此前文章《心贼难破 新疆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指出,与中国其他大多数地区不同,新疆长期面临“三股势力”挑战,其当政者亦承担着更多一份责任与压力。虽然其他一些有“民族自治区”之名的省级地区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新疆的形势明显更为严峻。

新疆的问题一般被以“三股势力”概括,这分别是指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中国在2001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至今,问题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几年前,中国恐怖袭击频率骤增,并且漫延到新疆以外的云南、北京等地。

新疆进入一种高度紧张和戒备的局势(图源:Reuters/VCG)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力打击之后,恐袭势头有所减弱,但是能否彻底根除病因仍然不得而知。

暴恐事件的再次发生,意味着新疆铁腕治安的政策必须持续下去。不过,仅由此处入手,未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长期的临战状态对执政执法者而言,特别是一线警官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如何在较短时间里从根本上解决新疆问题,是新疆高层乃至中共中央层面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陈全国的前任张春贤在任期后期也一改“柔性治疆”的方针,进行强力维稳,但其效果究竟如何,今日看来仍然不能禁绝暴恐事件。宽柔优待政策或许会被落实为绥靖纵容,主动强硬则可能激化矛盾。这也是很多犹豫的为政者所面临的两难。

其实更要认识到,不论是宽柔还是强硬,都只是一种视角和观感,切不可成为一种具体的指导性政策。重要的是,如今面对新疆新形势,需要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认清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才能循因施策。然而很多人对于遥远的新疆至今没有全面的了解,对于那里所发生的问题也缺乏准确的认识。应该重新审视的几个问题包括:新疆频发的暴恐事件背后究竟存在着哪些、什么样的“魔鬼”?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矛盾为什么发展到如今这般难以收拾的局面?谁该对此负起责任?

目前来看,中共在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方面动作最多,下手最重,但其效果却十分有限;对宗教方面的改革治理已经开始,并且形成了新的指导政策,但其效果基本尚未呈现,还需地方基层强推贯彻;而民族方面的问题,不论是对中央还是地方而言,似乎仍是禁区。

在“三股势力”中,暴恐势力和相关事件,其实是最显见的层面,而宗教和民族领域的问题,才是新疆问题的根由。因此,如果仅仅从打击暴恐势力着手而没有宗教和民族治理政策的改变,注定不会将“三股势力”消除。

就新疆地区来说,最棘手的地方在于,维吾尔族整体上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意识,其独立倾向虽无权威调查,外界也能有所感知。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没有,只是没有形成共识、下定决心。其难点在于,真正动手解决问题,会在短期内造成问题的激化,局面动荡,以及一些不可预知之事,操作难度也很高。但是维持现在更是不可取,不仅会继续恶化形势,消耗政治资源与精力,还会造成更多的生命伤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