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王毅加快习近平和特朗普提前举行会晤 /

王毅加快习近平和特朗普提前举行会晤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月16日至17日在德国波恩出席20国集团(G20)非正式外长会议之际,同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举行了会谈。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职以来中美首次高级别的会晤。

王毅和蒂勒森的会晤是中美高层精心安排的结果。双方只是重申了“习特通话”所强调的立场和共识,尤其是一中原则。但是,双方更是表达了强化高层交往与对话的意愿。

舆论普遍认为,王毅和蒂勒森的会晤可能会推动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特朗普首次直接会谈。“习特会”最有可能在德国汉堡G20峰会(7月7日至8日)间隙实现。但是,中美能否在德国G20场合实现元首会晤,从目前来看还是未知数。

首先,特朗普本人对一些国际多边会晤机制抱有嗤之以鼻的态度,对主办方德国领导人默克尔也颇有微词。只要他觉得不满意,就有可能选择缺席。他在竞选过程中,也使用过“缺席”战术。去年杭州G20,针对媒体所传的奥巴马在机场不受尊重,当时竞选总统的特朗普就认为奥巴马应该缺席。

其次,特朗普核心团队变动大,白宫和国务院负责亚洲政策的队伍也迟迟未能到位,加上其幕僚队伍当中在经贸和军事上对华态度差异大,双方筹备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前国安顾问弗林(Michael Flynn)已经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通话,他的辞职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中美幕后的沟通。

而且,蒂勒森此次在德国首次亮相“不愿多谈”也体现了他的谨慎。白宫在巴以问题和施行禁穆令方面,明显绕过了国务院。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要想出席德国G20峰会,就必须出台一种能够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战略,或者说如何将自己提出的“美国第一”融入国际话语讨论体系。但是,特朗普执政团队目前在经贸领域存在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很难在国际社会博得共识,更别谈美国在世界经济的领导力。

王毅蒂勒森在德国会晤(图源:VCG)

而且,奥巴马当年抱怨中国搭了美国的顺风车,习近平今年在达沃斯则欢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搭建中国的顺风车。特朗普团队如何接招还是未知数。

所以,德国G20绝非中美“自然”举行元首会晤的绝佳或确定场合。两国幕后应该尽早沟通,另辟蹊径,开启中美元首会晤的新模式。这就不排除中美元首在德国G20峰会之前实现双边会晤。(《特朗普和普京取消提前会晤的计划》)

特朗普和习近平通话前,一些对中美关系发展持怀疑、甚至悲观色彩的人认为,中美元首会晤上半年可能无法实现,有可能要等到年末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比如,此前疏通台湾领导人蔡英文同特朗普通话的前副国安顾问叶望辉(Stephen Yates)就曾表示,年末之前安排一次“习特会”存在难度。

但是,特朗普同习近平的首次通话中就“一中政策”的妥协,让中美元首会晤的时间表“提前”。

按照白宫和新华社公布的“习特通话”内容来看,中美元首均表达早日实现会晤。不过,白宫声明强调,两位领导人都发出邀请对方到访,彼此都期待继续举行对话,并取得丰硕成果。而中方声明只凸显两位领导人期待早日会晤,并未强调“互访”。

鉴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中美学者当中有很多人都期待“习特会”提前举行,不能等到德国G20或年末的越南APEC峰会。双方会晤模式可以借助其他国际合作论坛或创新式的双边安排。

比如,今年5月,习近平将在北京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已有20位外国领导人确认出席,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均有代表。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改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目前来看,特朗普政府究竟是否会(或如何)延续这一对话机制,还有待其亚洲班子到位后裁决。华府已经有声音认为,这一机制要进行精简,避免繁琐,以提高谈判效率和效果。

总之,特朗普总统在和习近平通话前在台湾和经贸问题上的对华消极立场,让很多观察人士认为“习特会”很难在短期实现。但是,习特通话和王毅同蒂勒森的会晤,让中美元首会晤的日程比预想中大为提前。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