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争议加剧致杨洁篪访美不会达成预期结果 /

争议加剧致杨洁篪访美不会达成预期结果

中国外交一把手的杨洁篪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首次施政演说之前前往访问,并且面临金正男遇害案甚嚣尘上和南海争端加剧之际,因此可以看出他的出行被寄予厚望,但外界对其访问结果大多不抱期待。

据《日经新闻》2月28日报道,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被指是应邀访问美国。但中美两国正在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

朝鲜问题

首先,朝鲜是中美无法绕开的话题,而金正恩政权本月12日发射导弹违反了联合国决议,紧接着次日又发生了金正恩长兄金正男遇刺死亡的案件,通过调查的深入,该案的背后主使已完全指向了朝鲜政府。对此,特朗普曾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批评称,“对金正恩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

虽然中国在朝鲜12日发射导弹后,首次表示严格执行联合国的对朝制裁决议,将至少截至今年年底终止从朝鲜进口煤炭,但实际上,中国公开接待朝鲜政要访问的同时,因为担心美国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攻击,一直呼吁美国重新打开对朝和平谈判的大门,这种姿态显然与美国的对朝政策有着完全不同的方向。

中朝高层保持高端交往的做法或加剧中美在相关问题上的分歧(图源:其他网络来源)

南海争端

特朗普正式上台前,就表示要在南海问题上展现出不同于奥巴马时代的对华温和策略,要不惜以发生冲突的强硬手段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而美国海军包括尼米兹级在内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出现在南海,还有过进入中国人工岛12海里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还强硬表示,美国军舰这次进入南海是“例行作业”,如果遇到激烈应对,不排除采用武力还击的可能。

对此,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政府方面,一再表示过南海主权绝对不可侵犯,不存在两国相互妥协达成和解的余地,因此,南海是中美爆发冲突的最大隐患,作为习近平的特使,杨洁篪的访美,在这一问题上很难和美国进行良好的沟通。

南海争端在特朗普时代有紧张加剧的不良趋势(图源:VCG)

贸易矛盾

在与习近平通话后不久,特朗普就意外的声称中国不仅操纵汇率,还是这一领域的“世界冠军”,并表示不会拒绝因此与中国进行贸易战。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这种外交姿态,中国还在努力争取避免冲突、展开合作,但基于对争议问题的原则和立场根本对立,达成相互谅解的可能性不高,这也是杨洁篪的本次访问,被寄予厚望的将中美首脑会谈尽可能提前的想法显然未能实现。从今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有关回答中就可以很明显地察觉出来。

对于记者的相关提问,耿爽只能表示:“我们已经发布了特朗普总统会见杨洁篪国务委员的新闻稿。关于两国元首会晤事,你可以仔细阅读有关新闻稿......双方都表达了加强高层交往的意愿。”

而对于朝核问题,耿爽则干脆采取了避而不答的应对方式。

报道指出,即便特朗普在2月上旬与习近平的电话磋商中表示尊重“一个中国”政策,但在特朗普发表国会演说之前,中美分歧的弥合程度正在受到严峻考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