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低效国企受庇护 致中国经济模式难支撑 /

低效国企长期受庇护 致中国经济模式难支撑

缺乏创造性破坏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痼疾,也正是该问题引发了工业产能过剩和银行业沉重的坏债问题。2016年中国企业破产潮是种令人欣喜的进步,但是剔除僵尸企业仍然无法实现彻底的结构再调整,满足中国经济发展需要。

金融时报》刊文称,原因是长期亏损的大型国有企业并未列入僵尸企业整顿范围,数据显示,2015年破产案中,大多数企业都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而中央政府控制下的大量长期亏损的大型国有企业仍然在盲目运行。

中国国企改革势在必行(图源:VCG)

文章称,更加严重的是,巨额信贷和宽松的管理滋养着没有经济效益的国有企业,同时也助长了其他的结构性弱点。根据瑞银集团(UBS)的数据显示,中国以6.5个单位的资本创造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如果北京无法缩小该有效差值,其经济模式将无法支撑下去。

即将召开的中国全国代表大会可能重申有关去杠杆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论调。但其实,要使以上论调更具有可信度,那么中国政府应该承认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中国最大的价值破坏者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庇护下的国有企业。真正应该关闭至少进行重新整顿的僵尸企业是中共中央、省市级和县级政治庇护下的低效企业。

虽然在十九大召开之前建议中共推行朱镕基主导的经济整顿方式并不现实,文章强调称,但是北京确实需要令那些国有企业碰壁,否则中国未来将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