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政协会议开幕 俞正声作报告 /

中国政协会议开幕 俞正声作报告

北京时间3月3日下午3时,中国政协会议开幕,在鼓掌通过政协会议议程后,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工作报告。

俞正声分项介绍了中国政协2016年所做的具体工作,包括进行政协专项调研,推进协商民主等。

中国官方消息显示,政协会议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政治决议等决议和报告;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其他有关报告,还要讨论《民法总则》的草案等。

2017年中国政协会议开幕,俞正声作报告(图源: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中国两会,是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确立为中共全党核心之后的第一届两会,也是他第一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两会。两会中的主角之一——政协的角色变化也颇受瞩目。

事实上,政协的角色在中共十八大后,出现明显的转变信号。

由习近平“操刀”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不仅首次在中共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协商民主”,并提出了“协商民主制度”,上升为制度形式,并认为“要搞好协商民主首先是把政协这个平台做好”。这被认为是官方将加强政协在参政议政中的分量。

2013年中国政协重启“双周座谈会”,在名称中加入“协商”二字,改为“双周协商座谈会”,即意在“延续但不照搬”,同时,也契合了“协商民主”概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更进一步,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2014年,中共建政65周年之时,习近平曾针对被戏称为“橡皮图章”和“政治花瓶”的人大和政协两个系统的高调表态——强调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

当然,习近平也清晰的告诉人们: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2014同年年召开的政协成立6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将“中国式民主”区别于西方民主。

当时有观点认为,这或许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国从此走出民主的迷局,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道路的“民主观”,这便是协商民主。

前期的改革开放,已经让中共取得了经济权威,但是,在经历高速发展和腐败蔓延之后,在社会和政治的权威性上已经遭遇信用危机。习近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除了清除中共内部病灶,加强自身的免疫,显然还需要通过加强统战,聚焦协商民主来实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