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绿卡试点推出满周岁 中国绿卡大门渐敞 /

人才绿卡试点推出满周岁 中国绿卡大门渐敞

据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介绍,自去年3月1日中国公安部推出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仅通过“绿卡直通车”这一项政策,截至2016年底就有155人获得“中国绿卡”。图为一外籍人士在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咨询相关事宜。资料图

【侨报记者钟颖北京报道】中国绿卡,可能是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之一。在中国创业浪潮和人才战略的推动下,去年3月1日开始,支持北京创新的20项出入境政策正式实施,其中10项政策在北京中关村先行试点。

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华人、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外籍青年学生四类群体,成为最容易拿到绿卡的人群,如今,北京中关村中国绿卡新政一周年满期,短短一年内,已经有超过300人拿到中国绿卡。曾被戏称为世界上最难拿的中国绿卡,正渐渐地敞开了大门。

“绿卡新政”满周岁

穿过北京海淀区双榆树北里的一条胡同,门牌上有甲22号字眼。时常有说不同语言的“老外”穿梭期间,入门穿过院子,在一座二层楼入口两侧,分别悬挂着“公安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和“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两块标识。

这座看似不起眼的下楼小院,其实是中国国际人才政策和移民政策发展的一个见证者。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如今已经成立并运行了一年。

2015年,上海科创中心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推出出入境便利措施。上海新政之后,2015年底,中国公安部出台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其中近10条政策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

2016年3月1日,伴随着北京20项出入境政策的正式实施,北京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作为出入境新政成果之一,开始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外籍人士。

据外国人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介绍,办理业务的外籍人士既有即将毕业的留学生,也有赴华20余年的“中国通”,甚至不乏归国的华侨。“除了负责受理、审核永久居留申请,提供咨询服务之外,还要对申请永久居留的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按照规定加快审批进程。”

工作人员称,中国绿卡申请自受理后5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而之前规定审批日期是180个工作日,现在可以提前两个多月左右,该服务大厅设立半年后,接待各类咨询近万次,正式办理涉及新政的958人,月均递增达30%。

工作人员透露,许多申请绿卡的外籍人士和家人其实已定居在中国,但此前持有的外国人居留许可证比较麻烦,每年都必须乘坐飞机回到自己的国家续签中国签证,填写材料、体检等要花去半个月时间,如今拿到中国绿卡,有了中国“国民待遇”,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不需再办理签证,仅凭护照和绿卡就可自由出入中国国境。

新政出台后,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到中关村就业创业。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戴键告诉《侨报》记者,中关村平均每天有近1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投资被吸引,有近4亿元被用作科研经费。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批批高新技术人才的支撑。

戴键表示,绿卡制度源于欧美,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对中关村甚至中国都尤其重要。以2016年中关村多家“独角兽”企业为例,这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企业都正在全球布局,对于高质量的国际人才需求特别大。

截至今年1月,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已受理中国“绿卡”申请者600余人,其中336人通过新政办理。

目前,中国正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逐步推广人才绿卡政策。《侨报》记者注意到,就在北京中关村服务大厅成立后的四个月,2016年7月1日,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也成立了华中首个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成立当日,武汉多所高校的外籍“千人计划”专家就领取到了永久居留证。

70积分可申请绿卡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过程中,《侨报》记者多次探访中关村服务大厅发现,办事大厅内的窗口工作人员至少精通一国语言,该服务大厅可为外籍人士提供英语、法语、韩语和日语等多个语种的服务。

在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的咨询前台,一名来自印度的外籍人士,用中文夹杂英文向警员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名自称叫马亚克的外籍人士,称自己是北京高校研究生物基因的留学生,明年会从就读的大学毕业,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希望能长期留在中国生活工作。

“中国绿卡太难拿了。”马亚克称,像他这样的外国留学生要想留在中国工作需要两年的工作经验。但好多留学生,尤其是本科、硕士毕业的,一直都在读书,根本凑不齐所需的两年工作经验,毕业后自己的签证即将到期,这次他前来咨询中国新推出的绿卡政策,希望能找到留在中国的办法。

根据2015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蓝皮书的数据,中国绿卡制度自2004年8月实施以来,截至2013年为7356名外国人办理了永久居留手续。

查看近年拿到中国“绿卡”者的案例,因特殊贡献而获得者占1/3,亲属投靠类占1/5,投资移民则少得可怜。

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告诉马亚克,如果在北京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就业,就不需要两年的要求。像他这样的留学生可以申请在中关村的创新企业中实习和就业,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准备,他拿到中国绿卡的机会很大。

让马亚克可能留下的政策,也源于2015年12月公安部正式下发《关于支持北京创新发展有关出入境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涉及中关村的10项政策为中国第一次推出。

此次新政策中,中国绿卡办理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直接申请,包括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直通车、中关村外籍华人直通车、北京市税收达标直通车等政策;第二类是积分评估申请,主要针对达不到直接申请标准但为中关村创新创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外籍人才。

“马亚克的情况可以参考积分评估政策。”服务大厅的咨询工作人员解释,积分评估工作主要适用于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以及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两类群体。目前,中国绿卡申请的积分评估标准围绕学历、年龄、在华工作年限、工作方式等设置了八项一级指标和若干项二级指标。

对于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的评估,侧重创业团队的发展预期、成长实效、团队素质和结构等,以及创业团队外籍成员为中关村带来技术、投资、团队等方面的贡献;对于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的评估,侧重外籍技术人才实际工作能力、是否为中关村急需紧缺的技术人才,以及其为企业和中关村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贡献。

据称,评分达到70分及以上的申请人,还要经过相关尽职调查才能最终入围,由中关村管委会出具《推荐函》,再推荐其到中国公安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办理。

截至今年1月中旬,有51个申报人,其中4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经过评估,有45位外籍人通过中关村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试点,被推荐到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办理有关申请手续。上一页 1 2下一页分享此页面

绿卡含金量或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安部批准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的人数达到1576人,相比2015年增加了163%。中国绿卡新政,虽然发展迅速,但中国的绿卡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细则在实施中还需不断探索完善。

“世界上所有国家申绿卡都要走程序,拿到中国绿卡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申请的流程虽然加快,但一些申请人的材料仍然漏洞较多,这些申请材料也被积压,需要重新提交。

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的绿卡申请最热的确实是高技术人才,其它的申请方式,包括中关村推出外籍人士投资拿绿卡等咨询,几乎乏人问津。另外,按照非人才通道标准申请绿卡的外籍华人,绿卡的审批率仍然很低。“在我的记忆中,从去年3月份之后,华人这类申请,几乎都没有被批准过。”该工作人员称。

据媒体报道,中关村人才绿卡的申报人群重点聚焦大数据、生物健康等前沿技术领域。以去年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软件工程经理美籍华人孙国政为例,孙国政拥有28年海外工作经验,曾担任美国雅虎全球搜索技术总监和腾讯首席科学家,是信息提取、数据挖掘和搜索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领军人才,以他为代表的行业顶级外籍人才是绿卡最优申请者。相比之下,如果是一名普通外籍人才,按照申请程序,仅仅是人才评估一项,其评分也靠后。

此外,多位外籍人士也指出,中国绿卡跟中国二代身份证外形类似。持有者享有购房、子女入学、交通等便利,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有许多细节不畅。以交通为例,绿卡持有者只能在售卖车票的窗口购买,而不能像中国公民一样,拿着身份证就在自动购票机上购票。所以,绿卡的含金量并不算高。

针对绿卡的多项疑问,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回应称,中国公安部已就绿卡问题举行了多次调研,预计今年会出台相关的绿卡配套政策,以提升中国绿卡的含金量。《侨报》记者查询了今年的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称,今年北京将推进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制度。

今年1月,在北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也承诺,“中关村将总结首次评估工作的相关经验,做好首批45位外籍人才政策落实的跟踪服务工作,以集聚更多优秀外籍人。”

近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了多份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存在的“绿卡”申请条件过严、相应法律法规和管理、服务机构缺失等问题,削弱了中国的国际人才竞争优势,中国绿卡应该积极与国际接轨。

CCG创始人兼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甚至指出,中国应该建立永久居留转入籍制度,并建议已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创新创业人员,符合在华工作满一定年限等条件者,可批准其加入中国国籍。

未来,随着要接纳世界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也可能成为中国移民局的雏形。

这些年,中国绿卡发给了谁?

《纽约时报》近日报道指出,号称世界上最严的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制度近年来是不断地松绑。2016年,共有1576名外国人拿到了中国绿卡,同比是增长了163%。然而对于总人口近14亿,境内的外国居民大约60万人的中国人来说,中国绿卡的发放数量显得太少。根据2015年中国国际移民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共有7300多名的外籍人士获得了中国绿卡,而且大部分是集中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

《纽约时报》分析说,中国每年通常只发放几百张绿卡,最近的增长反映出中国对外界人才的渴求。不过大多数中国绿卡的获得者均为华裔,以及外国投资者,或者是名人。普通的外国人要想在中国获得永久居留证,甚至加入中国国籍的话,仍然面临很多的限制。

哪些外国人才有资格拿中国绿卡呢?有媒体梳理发现,中国绿卡大体分为任职类、投资类、特殊贡献类和亲属投靠类。所谓任职类,是指在对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单位任职的外国籍高层次人才;投资类是指在中国有较高数额直接投资的外国籍投资者个人;特殊贡献类是指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或国家特别需要的人员;亲属投靠类则是夫妻团聚、未成年人投靠父母、老年人投靠亲属等家庭团聚人员。

申请“中国绿卡”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根据中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人申请时需如实填写《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效的外国护照或者能够代替护照的证件;二、中国政府指定的卫生检疫部门出具的或者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外国卫生医疗机构签发的健康证明书;三、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国外无犯罪记录证明;四、四张二英寸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五、《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