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新闻分析:中国电信涨价谁喜谁忧? /

新闻分析:中国电信涨价谁喜谁忧?

中国电信上周不顾各方的异议,将国际长途接入结算费统一上涨到每分钟0.17美分,在港澳和海外华人当中引起巨大震荡。普通用户赖以和国内亲友保持联系的长途电话在11月1日一夜之间费率上涨了8到10倍。由于事关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海外各大媒体追踪报导,并发出质疑:国际电话费飞涨到底谁在受益?

就此问题,多维社记者采访了设在北美的几家知名电话运营商。尽管各方对涨价的内幕各有不同猜测,涨幅到底要最终达到什么程度也依然未知,但从1日涨价措施开始实施以来,业界已经明显感觉到,此次加价有人欢喜有人□。处于市场链条最末端的消费者已经开始体会每讲4分钟电话要付1美元的苦涩感觉。

北美光通电信负责人李亚对多维社说,受中国电信涨价冲击最大的是预付电话卡销售商。以往在北美销售的预付电话卡费率只有直播国际长途的1/2到1/3,而中国电信涨价后,电话卡的服务成本骤增,最终通话费率只比直拨国际长途便宜1到2成,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更贵。涨价前,电话卡的优势在于费率低廉,一张可通话400到600分钟的电话卡只售15至20美元,普通消费者多能接受。而涨价后,可通话二三百分钟的电话卡却要卖到40至60美元,而且是通话前预付话费,买主也不知道实际通话时间是否又会随费率政策的变化而增减。在这种情况下,预付电话卡的廉价优势尽失,而必须通话前付费的劣势则突显出来。如果直拨国际长途运营商能够不随中国电信涨价而大幅提高费率,则用户将更多选择先用后付的直拨业务。

李亚说,他目前还没有发现AT&T,Sprint等北美主要电信公司提高直拨中国的长途话费。他分析说,此次中国电信提高接入结算费,实际上可能有利于大型的直拨电话运营商。由于国际大型电信公司更具有谈判资本,可通过诸如互换分钟数等形式与中国电信达成某种协议,它们更有可能享受某些优惠,降低涨价带来的成本提高幅度。李亚认为,虽然目前各方还不能确定近期中国电信接入费率会稳定在什么水平,但是从长远来看,预付电话卡的费率还将继续趋向与直拨国际长途费率持平。而消费者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也趋于选择先用后付,比较简便可靠的直拨电话。

回顾上周中国电信涨价风波,港澳台和海外方的报导和分析观点各不相同,但却一致反映出各地民众和企业界商界人士都颇有怨言。自从10月28日在洛杉矶召开的北美电话卡业界紧急会议上确认涨价消息属实后,港澳和北美拨往中国内地的长话费率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直到11月3日,中国电信仍未就涨价措施向媒体作出公开正式的说明,仅在上月末向电信运营商下发内部通知。中国信息产业部原定于3日召开的记者会不知何故而推后,有关部门亦未透露记者会将于何时召开。

香港文汇报说,中国电信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十月二十三号的一份文件从十一月一号起将香港长途电话接入费由原先的两美分调高七倍半到十七美分。于是迫使香港的电讯商陆续公布新的加价决定。其中数码通从每分钟的1.08/2.05港元增加到2.16/3.10港元并且立即生效。台湾中央社30日报导,鉴于中国电信集团将大幅调高来自港澳台地区的长途电话接入费,香港多家电讯公司当天已宣布跟着调高由香港打往大陆的长途电话费用。香港宽频表示,由十一月一日起,使用“ 0030”长途电话的住宅用户,由香港致电大陆的收费,将调整为每分钟港币二元二角八分。香港和记环球电讯宣布,从下月起,新长途电话费介乎每分钟港币一元九角八分至二元六角八分;并且取消现行致电大陆的电话优惠。一电通公司宣布,将于十一月三日起,将致电大陆固网及流动电话收费,提高至每分钟港币二元五角。

北美的一些电话卡公司直到美东时间11月1日晚间才接到长途电话服务供应商的确切消息,中国电信已于1日起将国际长途接入费涨至0.17美元。1日以前已售出的电话卡通话分钟数也随之大幅减少。当日,AT&T个人国际长途计划报价仍为拨往中国每分钟0.17美分。该公司客户代表向多维社表示,既然中国电信接入费涨价已经实施,各大电话公司的中国长途费律都会在近期上调,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涨价数字。同时,Sprint中国长途话费报价为每分钟0.31美元,远高于AT&T。

在北美华人社区畅销的几大电话卡1日已经大幅缩减通话时间。10月31日面值20美元,通话时间600分钟的亚洲直播电话卡到1日只能通话90分钟。纽约华埠电话卡销售商当日纷纷贴出公告,向已购低价电话卡的客户解释通话时间减少的原因。有销售商表示,当日生意下降六到七成。许多纽约华裔民众当天纷纷与中国的亲友通话,以利用涨价前的剩余时间,以至一些线路一度应接不暇,出现忙音。

由于电话大幅涨价涉及到民生、民情,已由一般的经济事件演变成政治事件,十五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1日就中国电信日前宣布大幅调高港澳台三地长途电话接入费一事,联署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专案调查,并透过人大要求负责监管中国电信的信息产业部交代事件以及研究涉及香港服务收费的监察机制;另外有代表担心内地部门行政指令中国电信加费,可能引起国际投资者的疑虑。

代表们在联署信件中表示,对中电信“以其垄断地位,有违常规地暴涨其收费率,深感不安”;又批评这次事件“无法不令人质疑(中电信)公司管治水平”。联署的代表们均指出,在大陆与香港经济以至民生的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中电信今次加价大大加重了市民及中小企的负担,而且亦违背了中央领导人希望香港与大陆加强联系的意愿。更有分析人士声称,长途电话费暴涨有可能影响中港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在港媒体也罕见一致批评中国电信此一野蛮、粗鲁决定。香港其他媒体更是口诛笔伐,例如信报社论认为,面对中国电信依仗垄断地位发恶,香港除向北京交涉外,中国政府应趁此机会下定决心,打破中国电信垄断地位,引进竞争,真正造福民众。另外,领带大王兼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认为,长途电话接入费加价不合理,会向人大常委会反映。工联会会长兼港区人大代表郑耀棠称,将反映港人的意见,希望当局能审慎处理今次事件。另一名代表杨耀忠表示,香港与内地交往频繁,调高电话收费令港人百上加斤。他质疑加价究竟是中电信自作主张,还是得到国务院信息产业部的默许。他又称,如果中电信纯粹因为上市集资受挫而转移提高漫游电话收费,将费用转嫁用户,是十分无理的做法,要求有关部门对加价一事作出合理交代和解释。

香港立法会亲中党派民建联经济事务发言人陈鉴林表示,很多香港在中国大陆的厂商和经营者立刻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的通信费用在短期之内会高涨两三倍以上。陈鉴林说,这次加了七倍,我认为是会打击到香港跟中国内地的交往。如果在这个时候加那么大的价,而且又没有什么合理的解释。我认为不单是市场会有很大的反抗,而且是有违经济自由竞争的原则。特别是在现在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就更加不应该作这些事情。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发展委员会主席段敲教授也认为中国电信单方面加价从经济上,从商业上给人的形象十分的不好。段敲说:“我个人是倾向于国内的电讯市场固网这一方面,也是应该尽速的开放。或者有一定的制约它们的垄断性的力量。包含要加价的话是不是应该有那么一个程序,有那么一个过程。或者是有一定的幅度。这样的话,对香港内地目前这样一个很紧密关联的经济联系比较会有好处。

香港文汇报引述科技大学咨询科技管理系的助理教授徐岩表示,中国电信单方面的加价可以使得它在国际业务方面的收入将会有所提升,上市的价值会有所增加。他说,中国政府不会因为特区政府的要求而搁置中国电信的增费的要求。徐教授说中国的中央政府可能会平衡两边的关系。一方面要确保香港继续作为亚太地区经济的枢纽,不光是电信和其他方面的枢纽。他说:“而另外一方面可能也应当就是说还要平衡国内电信营运商的利益。由于现在核算量可能有点便宜。对中国电信持续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压力。

中国国务院总理朱熔基2日就中国电信大幅调高海外长途电话接入费的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已经注意到中国电信调高长途电话接入费事件对香港带来的影响,正交由一名副总理及信息产业部处理相关的投诉意见,和有关企业协调中。朱熔基并指出这个是企业问题,但不涉及企业违规。香港文汇报引述朱熔基总理表示,已经收到香港立法会议员朱幼麟的信件,要求关注事件的影响,指有关加费损害内地与香港的关系。他说,有关事件已交由信息产业部及副总理协调。他强调,有关中国电信增加长途电话接入费,是企业行为,不是政府政策,政府只能协调,但政策当然是经过部门负责人批准。

中国电信的加价事件甚至引起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关注。 WTO官员2日表示,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中国电信此举有否违反WTO的规定,但这个动作“很不寻常”,将是 WTO的“潜在问题”。

中国电信要增加国际长途接入费实际上酝酿已久。中国信息产业部已将中国电信现有资源划分爲南、北两个部分,南方21个省由中国电信继续经营,北方10个省由中国电信与原吉通、网通重组为新网通公司。经分拆后,中国大陆电信市场主要业者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星为主。中国电信的2001年业务表现不佳,是自198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第一次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且呈现出逐月下降的趋势。据估算,全年减少161亿人民币的收入。

中国电信市场分拆后,国际长途电话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联通,中信等电信网络商利用国际电话批量折扣,以低于政府规定的价格承揽接入业务,绕过中国电信的国际网关,使中国电信收入骤然下降。信息产业部曾三令五申禁止电信网络商无理压价,恶性竞争。今年八月,信息产业部颁发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规定,明确表明需要审批的重要的全国性电信业务资费,由信息产业部根据需要,采用公告、专家咨询会议等多种方式公开收集电信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经征求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的意见后公布实施。然而国际电话业务一向处于政府部门监管的灰色地带,国际电话接入费率也没有列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电信业务收费项目清单之内。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市场垄断之外,已经形成一个国际电话接入业务黑市。

在北美从事中美长途电话服务业务的欧阳天向多维社表示,中国国际电话接入业务以往主要由中国电信设在北京和上海的转接设备承担,收取国际电话接入费。拨往中国内地其它城市的美国长途则另收长途费,所以打北京上海的电话费相对便宜。近几年一些地方电信部门开始自己低价受理国际电话接入,使中国电信总公司的收入减少,产生利益冲突。此次统一涨价可能是中国电信试图加强对国际接入业务垄断的措施之一。

多维社稍早引述大陆消息人士说,此举可能是由于中国电信公司对目前赢利状况不满而做出的,中国电信目前承受巨大的本地电话网负担,需以长话补贴本地业务。但也有海外媒体认为,此次涨价并非由政府电信政策主导,而是由少数国内操纵电信资源的投机官商利用十六大权力交替的间隙而精心策划的一次垄断市场的机会,将中美电话卡资费中饱私囊。

而熟悉中国电信业的人士在接受多维社访问时分析说,投机官商或利益集团利用涨价谋求私利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举牵动的范围太广,影响太大,估计中国官僚特权阶层中还无人有此胆量。然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希望借此加强对电信业的控制,以巩固部门或团体政治利益的可能性还是存在。消息来源透露,中国信息产业部可能在明年接受改组,其职能可能受到削弱,不排除它这次批准中国电信加价,同时加紧查处打击私自违规承揽国际业务的地方电信公司,以显示该部门仍对市场有实际监管能力的可能。

欧阳天向多维社表示,目前海外长话运营商正联合各大电信公司与中国电信集体协商,争取减小涨价幅度。收取电信网络接入费是双向行为。AT&T,Sprint等各大电信公司也可针对中国电信提高自己网络的接入价格。但鉴于目前中美电话通话量不平衡,美国打往中国的电话多于中国往美国的电话,中国电信仍有涨价余地,以平衡双向话费价格。光通电信的负责人则表示,中国电信大幅涨价实际上对北美的大型电话公司有潜在的好处,一是中美双向长途话费趋于平衡,会有更多的用户从中国向美国拨电话,北美的电话公司盈利会有所增加。其次,电话费率大幅提高也扩大了电信运营商的盈利空间,使其在制定最终通话费率是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更容易找到低价和盈利之间最合适的价位。

台北的中央社说,大幅调涨长途电话拨接费用的中国电信,是大陆电信产业进行分拆后存留的电信集团,它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几乎囊括中国大陆电信市场半壁江山,两公司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大陆电信业务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三点八和十七点二,但是经过改组后的中国电信业,已经从暴利转为薄利。

北京青年报引述中国电信有关专家消息说,所谓的国际长途电话的接入费,实际上就是国外运营商提供的国际长途服务收入中,因为用了中国电信的长途网,而应该结算给中国电信的费用。这笔结算费是运营商自己商定的,国际电联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可能会出现对同一地区的运营商结算标准不同的情况。这位中国电信专家说,一直以来,中国电信收取的国际长途来话结算费用都比较低,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电信的外汇收入。而国际来话结算费用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中国电信的收入,而且对于正在紧锣密鼓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电信而言,也会增强海外投资者的信心。

有业内人士在北京与中国电信官员会面后透露,中国政府推出这项政策,目的是打击大陆的不法电讯营运商,并指出有关部门将积极向营运商查核帐目,严打大陆不法电讯商继续于市场活跃。他相信中国政府已下定决心,务求整顿大陆的电讯市场。他目前仍未收到当局会撤回或调降接驳费加幅的消息,但坦言中国电信也是听信产部指挥,一切也有可能发生。

北美熟悉中国电信业的人士对多维社说,若与北美的电信资费水平相比,以往拨往中国的电话费率也确实偏低。美国州际长途电话目前的费率大约为每分钟7每分,而预付电话卡拨往中国的费率曾一度低至每分钟3到4美分。在相对费率不合理的情况下,费率上涨也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但此次涨幅多达10倍,又来得如此突然,则太出乎常人预料。

中国信息产业部对中国电信调高国际长途结算费的申请一直没有批准,而在10月末中国电信在香港和美国招股融资不利之际,却亮起绿灯。这时间上的巧合也引起业界广泛猜测。中国电信11月2日首次承认推迟该公司股票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计划,主要原因是机构投资商的认购不踊跃。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电信承认该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一事遇到挫折。消息人士称,机构投资者认购的部份只有百分之七十五售出。分配给香港个人投资者的百分之五的股份已经全部被认购。路透社说,这些股民将收到退款支票。据预测,中国电信可能会削减上市规模或降低上市价格,或者出台一些优惠措施,使公司股票对投资人更具吸引力。但是,这些调整必须得到中国、香港和美国证券监管部门的审批。

中国电信这次上市准备出售其总股份的百分之二十,筹集资金30亿美元。中国电信以提供有线电话服务为主,该公司此次上市的规模居今年世界第三位。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电信推迟股票上市计划,反应出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环境信心不足,因此缺乏吸纳新股票的兴趣。观察人士说,中国电信在宣布暂停这次招股行动之前采取大幅增加国际长途结算费等一些不寻常的紧急措施,希望投资人能踊跃认购上市股票。

中国电信3日宣布,考虑到该公司在全球发售股份的进展,原本计划在香港进行的股份发售计划,现在已无法如期完成。中电信会立即将香港区公开售股行动中所收到的申请款项,以支票形式发还给申请认购者,但不包括利息。外电报道说,这是中电信首次公开承认其招股上市计划出现问题。报道引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中电信无法吸引大量投资者,相信会放弃在香港以至纽约的上市计划,事件会进一步动摇市场信心,对电讯股的负面影响尤大。

此外,有香港媒体猜测说,今次的加价行动非纯因经济因素,而是有政治考虑,欲打击反抗组织透过电讯网络发布消息向内地进行渗透,该组织强烈谴责此种打压方式。香港东方日报引述中国民主党海外组织负责人谢万军于该党网页撰文披露,该组织今年五月开始筹备“种草计划”,即利用极其低廉的长途电话卡,向中国大陆发送该党的文件,包括该党干部邀请证书、政治纲领、成立宣言、党旗说明等文件。接受该党政策和纲领的人士,只要集齐三人以上,便可自发建立中国民主党的秘密组织,独立开展活动。谢万军说,由于被邀请参加计划的人士不需要主动向该党提出申请,即使被有关当局发现,也可辩解是被动收到文件而免受惩罚。目前该组织已收集约十五万个内地个人的资料和传真号码,原定本月二十日前可以展开计划,但保密工作做得不好,令计划处于半公开状态。由于中国民主党海外组织的经费来自党员,过去中国长途电话费持续下调,该会尚能承担计划的开支,但北京当局突然上调国际长途电话费七倍半,令该组织的计划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对于普通消费者,接受多维采访的电话卡业者建议说,电话卡销售商无法控制通话费率,已购电话卡必定会因费率大幅上涨而减少通话时间。此时多购电话卡于事无补。他建议用户视自己需要购买,多购不能储值。此外,尝试使用替代通讯方式也是避免电话费账单飞涨的好办法。对在中国国内的亲友,用户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短信等方式联络,也可使用基于互联网的IP电话服务。业者透露,目前中国电信没有对IP电话市场进行控制,使用个人电脑联网打IP电话,从中国到美国的成本只有1.2美分,即使加上服务商中间收费,也远远低于电话卡费率。此外,在电话卡费率不断变动的时候,“绕拨”(call around,拨1010号码接入国际长途服务商)和“拨叫帐户”(calling account,在国际长途服务商预先注册账号,然后用800免费号码拨叫国际长途)服务也是有利选择。这两种服务都可以通过住家固定电话来使用,无需更换现有的长途电话公司。(林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