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释明确信号 /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释明确信号 不搞大水漫盖

专题:人民币快速贬值!金融战开始?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官员在北京时间3月10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该如何进行做出了多方面的解答,作为中国央行“三朝元老”,或许周小川离卸任的时日越来越近,也因此他的每一次亮相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而他经济思维深受西方经济学派的影响,据称他是“唯一在西方学术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的高级官员”,更被外界誉为“人民币先生”。

在中国金融市场在经历了黑色股灾的2015年和加强监管的2016年后,今年中国的金融市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总体来看这场记者会,周小川的经济思路非常务实,也有针对性的对中国当下热议的经济问题比如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杠杆率和汇率等逐一做出了解读。

周小川在记者会上明确了不能搞大水漫盖(图源:Getty/VCG)

不搞大水漫盖 融资不再难

在2015年尤其是上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偏向稳健积极,全年五次的降息和降准,让市场的流动性一度“泛滥”,这也被很多分析认为是引发那一年股灾的最直接因素。

而在今天的记者会上周小川表示,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还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或者更明确的说法,就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

对于当下货币政策的一些隐忧,他表示绝不搞大水漫盖,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在稳健方面适当做得更加中性一些,会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他表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比例实际上每年都是在上升。现在中国已经达到一个什么情况?在人民币企业贷款60多万亿这么一个盘子下,已经实现了贷款余额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分天下,所以,在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的银行业、金融业自己也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地面向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因此,融资难的问题会逐渐有所缓解。

资本监管步调趋于统一

关于“一行三会”合并早已盛传已久,此前就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共高层计划对中国复杂的管理结构进行较大范围的精简。政府正考虑将负责证券、保险和银行监管事务的三大监管机构合并。

周小川表示在两年多以前已经初步设置了一个叫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机制,最近研究了资产管理的问题,也有的人会把它称之为理财产品的问题,因为资产管理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理财产品。并且“一行三会一局”,也就是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局之间已经在许多比较大的问题上初步达成了一致。而他如何在这场改革中牵头“一行三会一局”监管政策方面的协调?将是周小川面临的最大难题。

去杠杆是重中之重

2015年的股灾如今提起,仍让投资者心有余悸,而引发的罪魁祸首就是加杠杆,从那次股灾之后,中共高层就开始逐步走入去杠杆化的道路,从去年5月开始,中共监管层从银行 “降‘资产端杠杆’”(取消分级理财产品),并直接降“个人杠杆”,充分显示出政府要“全面消除高金融杠杆可能引发危机隐患”的目的。

在记者会上,周小川明确表示一是杠杆率的持续增加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且在积累一定的风险。这些杠杆率、负债率的增加,积累的问题目前已经看到了。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考虑降杠杆首先要考虑稳杠杆;二是在总的杠杆比例下,家庭、政府、企业间的杠杆结构还可以有一些优化。

汇率波动属正常现象

2016年下半年,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较大,一度曾经出现过三次假“破7”的传闻,一度引发市场热议和恐慌,周小川表示, 2016年下半年,首先中国对外投资和其他方面的外部花销比较猛一些,每年下半年这个季节都会多一些,去年多得明显一些,也包括有一些企业在外面收购的热情比较高。

再者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之后出现了很多和一般人预期不太符合的变化,因此导致美元指数上升比较猛。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比较大。有关政策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今年的人民币汇率应该比较稳定。

信贷将放逐步放缓

在去年的11月据彭博社曾报道,信贷繁荣通常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中国正经历一次大规模的信贷繁荣。从表面看,中国信贷对国内生产总值之缺口(简称信贷缺口)反映出的警告支持了预言中国泡沫破灭的悲观主义者的看法。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国际银行业和金融市场评估中,中国这一指标的读数是评估国家中最高的。BIS称,信贷—GDP比率是金融危机到来的最可靠指标,其2011年对36个国家的分析发现,该指标超过10后,多数国家会发生银行危机。

而中国最大的券商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表示,该指标夸大了中国的风险。他对BIS的某些测算方法提出质疑,并称该指标没有考虑到国家差异。

在今天的记者会上,周小川表示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情况来说,2017年的M2(广义货币)增长12%左右,这是一个预期数字,并不是任务指标。另外,在社会融资和信贷方面也大致按照这个速度进行掌握。这是根据全球经济和中国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制定。

从结构问题来说,去年,中国房地产信贷里面增长比较快的主要是个人购房贷款。个人购房贷款的增长,一方面有助于居民买房子,有助于降库存。但是反过来说,在一二线城市又容易使住房价格上升。总体上来看,个人通过住房贷款购房以后,实际上资金就转到开发商。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会带动一系列产业供给,所以这个贷款不能简单看作是买房子,实际上会传递到相当大的产业链上。同时,这个产业链还带动与它相平行的一些产业链,比如家用电器等。

总体来说,住房贷款在中国还会以相对比较快的速度发展,随着住房产业的政策调整,估计会适当放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