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他半生伐木心存愧, 最后植树18万株 /

他半生伐木心存愧,用生命最后30年植树18万株

吉林的赵希海当了半辈子伐木工,退休后他宣布要义务植树10万株,偿还大山。近30年,老人植树18万株,无偿培育捐献给国家100万株树苗。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但昨天,赵希海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3月12日就是植树节了。(图:央视新闻 文:新华社)

有人对赵希海说,“有你这个工夫,一年种地、种菜种粮最少有几万元的收入,你栽树不挣钱还得罪人,图啥?”

赵希海总是笑一笑,“我栽树是为了咱子孙有个好环境。”

1958年,赵希海到吉林省湾沟林业局从事一线采伐工作。在那个年代,赵希海是新中国建设的功臣,经他手伐倒的木材被运往各地支援国家建设。因为伐树数量多质量好,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经年累月,伐木带来的满足感在赵希海心中逐渐消退。一个夏天,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刺痛了他的内心。“这样继续伐木,这大山就变成荒山了,子孙们还能看见绿色吗?”这个平日里干起活来从不会打怵的汉子陷入了痛苦的思考。

1986年,赵希海调到吉林省红石林业局批洲林场做采伐工。每次伐木时,他都会心疼,“上百年才能成材的大树,几分钟就倒下了,实现太可惜了。”

于是,每到生产淡季,赵希海就会独自一人走进大山,在他砍伐过大树的荒山里转悠。渐渐地,一个念头开始在赵希海的脑海里浮现:我能不能把砍树变成栽树呢?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

1989年,赵希海退休了。当时,他宣布了一个重大计划:要在70岁前,为国家义务植树10万株。面对家人不解的目光,赵希海说,“我觉得人活着总要有点价值。过去我伐树,只砍不栽,山都秃了,咱子孙后代还有啥出路?”

2007年,赵希海荣获全国绿化委颁发的2006年度“全国绿化奖章”。同年,赵希海被评为“2007年绿色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让他发表获奖感言,老人想了好久,掷地有声地说:“我要继续栽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