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南海空前重视 扶贫战役不可只争朝夕 /

中南海空前重视 扶贫战役不可只争朝夕

近日,在中国召开两会期间,新任中国财政部长肖捷面对媒体询问关于地方财政紧绷时坦言:“近期确实有些地方,特别是资源性和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地区存在财政困难、基层保运转、保基层民生兜底等问题”。对此,肖捷进一步表示:“即使中央政府财政不宽裕,但宁可自己手头紧一点,也要想办法筹集资金支持地方”。

去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更亲自出马担任证监会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开辟贫困地区企业IPO绿色通道。这项IPO绿色通道公布后也引发了证监会“慷投资人之慨”的争议

不过,撇开财政部与证监会外,扶贫已成为当前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工作的主轴之一。包括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等规划、监管部门纷纷在精准、定向扶贫议题上出台相关政策。在中共中央提出2020年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下,如何确保贫困地区脱贫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在习近平主抓下中共高层积极展开扶贫攻坚战役(图源:新华社)

政府财经工作主要抓手

自2016年以来,在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下,扶贫成为政府各部门间关注的主要政策。去年两会后,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下,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至此,脱贫成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约为5,575万人,在2010年至2015年间,通过政策扶贫措施,中国已累积减少逾1亿贫困人口。然而,在中国政府眼中,剩下的5,575万人却也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下,各级政府部门也加速落实精准、定向扶贫措施。两会期间,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五个一批”:一、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使贫困地区产业能有新的发展;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使贫困地区民众摆脱贫困环境;三、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退耕还林帮助生态条件脆弱的贫困地区恢复自然环境;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让以往因知识匮乏导致的贫困代际传递绝迹;五、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通过社会保障措施保障贫困民众脱贫

在国务院提出“五个一批”后,下级各单位也纷纷响应国务院政策方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提出:“弥平数字鸿沟,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完善,让以往的数字孤岛在互联网时代获得进一步连结,最终让金融资源流向所需领域的构想”。

此外,包括银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也有志一同地表示将加强对扶贫措施的推进。不过,对于这些相应性政策措施是否能起到真正意义上帮助贫困人口长久性脱离贫穷,各方仍有不同意见。

脱贫不是朝夕之争

从中共中央下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死命令来看,截至2020年前,中国政府仍需要消除逾5,500万的贫困人口。以12五期间消除1亿贫困人口的步伐来看,在接下来的三年间,中国政府有望消灭总数5,500万的贫困人口,彻底落实“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对于中国政府以贫困户为念,这份心意值得各界敬佩;然而,近年来,在政府只问数字,不过问具体措施的背后,却存在不少“脱贫户返贫”的现象值得各界深思。早在2015年7月,《人民日报》便刊载了一篇题为“为何刚脱贫又返贫”的专文,当中提到,在上级单位高度重视下,基层政府获得了致富增收的项目、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在优势政策资源挹注下,贫困地区很快便脱离贫穷状态,然而,在政策资源陆续回收后,基层单位也再次回到贫困状态

在当前政治形势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行政思维或许能为当前政治需要提供粉饰作用;然而,政策层面上缺乏持久性,一般民众缺乏实际的脱贫思维意识都是政策无法扎根的基本原因。

也因此,在当前政府推动精准扶贫的同时,如何不再做到“只争朝夕”,而是坚持脱贫战略持久,让基层政府与基层民众真正从源头认识到脱贫的路径,才是在初步消灭贫穷后,进一步用知识帮助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的根本。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