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李克强答记者问 遭封杀的CNN先提问 /

李克强答记者问 白宫封杀的CNN先提问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李克强总理抵达会场。中新社记者金硕摄

李克强总理抵达会场。

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中新社记者杜洋摄

李克强总理抵达会场。

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中新社记者盛佳鹏摄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中新社记者盛佳鹏摄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召开本届5年任期最后一次记者会,头一个就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问,不禁令人莞尔,CNN在太平洋两岸受到的待遇,怎么差这么多?

美国总统川普上台后首场记者会杠上CNN记者的画面,让全球印象深刻。如今,CNN甚至成为白宫记者会的拒绝往来户。今天,李克强的年度中外记者会第一个点名CNN发问,与美国白宫态度大相迳庭。

在整场显得平淡无比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最直白的表态,也就在这第一个关于中美关系问题的答复中。他特意引用外国智库、而非北京自家的文章说,若中美发生贸易战,"首当其冲的是美资企业"。

李克强说这句话,口气不重,但借用外国智库的话说出口,很明显地是在美国国务卿提勒森到访北京前警示美国,如果要打贸易战,先吃亏的可不一定是陆资企业。听在衔命前往北京的提勒森和后方的白宫耳中,涵意再清楚不过。

除中美关系外,涉台政策一向是每年总理记者会上最受台湾各界重视的议题。今年,主持人直到倒数第3个问题才点到台湾媒体,排序较以往大幅靠后。在十分计较排序的中国大陆官式场合中,这一变化似乎显得有些微妙。

李克强这场记者会,可说是在四平八稳中落幕,包括涉台议题在内,完全符合北京平日表达的基调,没有什么惊奇与意外。像是近来最受关注的朝鲜半岛问题,李克强除了加上一句"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外,其他的回答内容,在中国大陆外交部平日的记者会上都听得到。

至于中国大陆内政问题,李克强的回答也大致不脱官方平日的基调。像是要通过如调降网络费、电费、物流成本等措施,力争今年减税降费能达人民币1兆元,便有借由这场记者会作政策宣示的意味。

当然,李克强的手势,仍是媒体抢拍镜头的焦点;而他借由反问外媒诸如"中文在哪里学的"的问题,展现轻松的一面。而当被他反问的日本记者回答,"在北京学的,但在台湾待过,可能有台湾腔时",引来不少笑声,顿时冲淡了这名记者询问朝鲜半岛问题的严肃性。

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新华社记者高洁摄

代表在会上鼓掌。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闭幕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代表在听会。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闭幕会现场。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代表在会上鼓掌。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解放军代表抵达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代表抵达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代表在会场外合影。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李克强报告修改78处 其中4条涉及房地产

在3月14日上午进行的代表小组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的3个决议草案会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在《关于修改情况的说明》中,共作出修改与补充78处,其中,4条涉及房地产。

“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及“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成为补充内容。此外,“继续发展公租房”改为“继续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改为“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

很多代表委员都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与以往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房住不炒”引起广泛热议。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这句话被简化为“房住不炒”闯进人们的生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