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本或比中国更应反省言论自由真谛 /

日媒:日本或比中国更应反省言论自由真谛

李克强记者会日本产经新闻记者被拒入场。对此,《产经新闻》发社论批判中国进行报道管制的行为过于明显。然而,日经中文网撰稿人中岛惠(Kei Nakajima)称,日本不能在公开场合谈的话题比中国多。

综合媒体3月17日报道,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15日闭幕。但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的记者会上,日本产经新闻记者被中方拒绝入场。

对此,《产经新闻》17日发表社论称,中国人大将日本产经新闻记者拒之门外的真正意图无疑是报道管制,对此表示强烈抗议。言论、报道、取材的自由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普遍价值。中国此举不能称得上是“负责任大国”应采取的举措,对持不同意见的报道以及言论采取对抗手段,是不是过于明显?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Yoshihide Suga)针对此问题表态,“无论哪个国家保障表达自由、基本人权的尊重等普遍价值观十分重要。”

李克强记者会日本产经新闻记者被拒入场(图源:新华社)

日本是否有言论自由?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中岛惠刊文称,在中国基本上无法登陆推特(Twitter)和脸书(Facebook),这成为日本人日趋坚持“中国言论受到控制”这一认识的原因之一。中国也有类似Twitter和Facebook的东西,并非不自由。此外,平时中国人都能自由地说想说的话。只要不是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和试图实施政治性恐怖行动,关于政治,可以直言不讳地聊。

另一方面,日本人视为禁忌的话题多种多样,不管日本人是否意识到,在公开场合不能说的话题不在少数,反而比中国还多。 禁忌包括是否赞成天皇制、被歧视部落的问题、宗教信仰的问题等。此外,虽然称不上禁忌,但对方父母的职业、出身大学的名称、孩子有无等,在关系变得亲密之前都是不能问的。

再看看目前在日本成为大问题的森友学园事件。虽说日本具有言论自由,但让幼儿园儿童说“安倍首相加油”等,仍明显存在问题。如果弄错言论自由的含义的解释,将出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踩刹车的恐怖社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