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今日美媒:蒂勒森中国首秀酿重大失误 /

今日美媒:蒂勒森中国首秀酿重大失误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均报道美国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表示,司法部提交国会的文件中无证据支持特朗普的“窃听”指控一事。同时,美国务卿蒂勒森访华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华盛顿邮报称蒂勒森重复中国对双边关系的表述是严重失误。此外,福布斯刊文称除抵制韩国外,中国此前曾抵制过美国、挪威、法国和日本。

下面是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3月20日美媒网站与期刊的重点新闻内容概要:

社论

彭博社题为《保卫软实力》的社论文章称,特朗普最近公布的预算蓝图中,只有国防部、国土安全部和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增加了预算,而其他软实力中心如国务院和国家环境保护局都面临大幅度削减。特朗普以其他各部门为代价增加军费支出将有损数十年来的美国领导地位。除去海外影响外,软实力也能保护美国的自然资源,并加强其市政机构。削减文化交流经费而“强化”大使馆使得外交官更难开展工作,并且传达出关于美国的错误信号。

纽约时报题为《苏格兰公投可以等等》的社论文章称,苏格兰首席大臣施特金(Nicola Sturgeon)呼吁第二次苏格兰公投的想法无可厚非,但在英国结束脱欧谈判之前进行公投就不太谨慎了。英国首相特丽莎?梅(Theresa May)在脱欧的同时又想维护英联邦统一似乎前后矛盾,但她提议在脱欧后进行第二次苏格兰公投的观点却是有道理的。苏格兰人的确有权对未来作出选择,但62%的苏格兰人投票选择留欧并不等于苏格兰人要脱英。在英国结束脱欧谈判之前,苏格兰选民还将面临着很多未知因素。

特朗普总统似乎采取一种更传统的美国外交立场(图源:Getty/VCG)

评论

华盛顿邮报题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原则:先升级再缓和》的评论文章称,一旦特朗普先升级再缓和的外交政策原则,结果将难以预测。比如在对华问题上,先是和蔡英文通话让中美关系紧张,几周后再重申“一中原则”缓和关系。几十年来,特朗普在商界都一直都用这种方式,在最终签订协议之前与对手粗鲁地对峙,外界看他是占了上风的。对此,包括国安顾问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包括很多要员都可能会影特朗普政策的走向,让其政策更贴近自二战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

福布斯专栏作家詹宁斯(Ralph Jennings)在题为《在抵制韩国之前 中国还抵制过的四个国家》的评论文章中认为,除了最近中国民众抵制为萨德提供用地的韩国乐天集团,中国还发生过四次大型的抵制外货活动。它们分别是:2016年抵制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抗议海牙南海仲裁案;2010年限制挪威三文鱼的进口,抗议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异见者刘晓波;2008年抵制法国家乐福,抗议奥运中法国反华、支持藏独的行为;2005年抵制日货,抗议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和欲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为。【相关阅读:对话时殷弘:中国半岛政策大有改进空间】

从北京角度将,美国务卿蒂勒森此行比较成功(图源:新华社)

关注

蒂勒森访华的重大失误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3月19日在强调中美合作中结束了其亚洲之行,他表示美国将寻求“避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双赢与合作”的对华政策。洛杉矶时报表示,尽管如此,外界对此次访问成果的期待相对较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时殷弘表示,“双方兑现此表述的意愿是很有限的。空谈廉价。”文章称,蒂勒森此次访华并没有提供任何新政府对华政策的提示,总统竞选期间一直攻击中国。美国真正持何种对华立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对此,华盛顿邮报称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蒂勒森做的有点过,给了北京一个“外交胜利”。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认为同意“互相尊重”是一个错误,这意味着美国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不妥协态度。美国应用自己的表述谈双边关系,而非接受中国的表述。文章称,蒂勒森重复中国政府的“陈词滥调和宣传言辞”是重大失误,并错失了良机。【相关阅读:蒂勒森获北京赞许 中美达成一大共识】

民主党的大法官困境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戈萨奇(Neil M. Gorsuch)3月20日出席参议院的任命听证会,民主党参议员警告说可能会使用冗长辩论或阻挠议事阻止他就任。对此,纽约时报称,一些民主党人担心若不尽其所能反对戈萨奇,民主党将面临来自激进自由主义支持者的严重政治报复。但若民主党最终不给予戈萨奇必要支持,使其进入赞成或否决的投票表决环节,共和党议员似乎已准备采取程序方面举措,取消大法官候选人在参议院获60票才能过关的惯例,让戈萨奇就职。而这结果对许多民主党人及其激进盟友而言都是难以消化的。

彭博社认为,民主党不应采用此前共和党阻挠议事的方式反击。毕竟事实依然是美国需要一个完整的法官团队,不仅是为了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也要防止宪法秩序的崩溃。而且,所有客观事实表明,戈萨奇是高度合格的候选人。若民主党通过阻挠议事阻碍对戈萨奇的投票表决,基于信任而非政治通过大法官提名的长期优良传统将消亡,最高法院的公信力将受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