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蒂勒森意外之语 中国重大倡议起死回生? /

蒂勒森意外之语 中国重大倡议起死回生?

在奥巴马时期,北京就积极推动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这项重大倡议被认为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了。然而,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在北京的一席意外之语,让人不禁怀疑,中国的这项倡议是否又起死回生了呢?

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日前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期间多次提到中国提倡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蒂勒森在同王毅会晤时表示,美方愿同中方一道,按照特朗普总统同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努力探索拓展更多领域合作,从长远角度拓展更加富有成果的美中关系。

蒂勒森所说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正是中国说提倡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在奥巴马时期,中国就积极推动这项重大倡议的落实。2015年0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布莱尔国宾馆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事实充分表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然而,美国方面对于中国提倡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却保持着警惕。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当时就指出,所谓“新型大国关系”不过是中国“先发制人地”让美国臣服于其“合法安全利益”的一套说辞,他希望奥巴马不要稀里糊涂地入了中国的“套”。

蒂勒森首次访华,氛围颇佳(图源:新华社)

他认为,中国的“安全利益”相当广泛,包括让美国接受中国政权的现状,容忍中国在人权方面的作为,接受中国在东海及南海的领土要求,顺从于中国在国际贸易、汇率、气候变化人道主义干预等方面的意图。

随后,中国在推动这项倡议上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美国《国家利益》网站2015年7月也在题为《美中关系正在恶化的又一迹象》的文章中指出,第七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个月结束。数百名高官和数十家机构又一次制造了堆积如山的文献资料。中国问题观察人士仍在分析战略对话取得的127项成果,但一个重要的变化似乎已从裂缝中漏出。与2014年不同的是,成果清单完全没有提到“美中新型军事关系”这样的字眼,而这是中方所提的“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方面。

文章称,美国政府之所以愿意在2013年和2014年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表示敬意,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美国政府想让中国政府尝到一点甜头。其次,美国希望重新界定这一概念,使之符合美国对于地区事务的看法,并影响中国的政策选择。

不过,随着像中国单方面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2014年与越南因钻井平台发生对峙以及中国在南海展开规模庞大的填海造岛活动之类的带有挑衅性的事件不断增多,美国政府的态度突然变得强硬起来,而不是对中国采取纵容态度。

到了2017年,面对拥抱孤立主义、提倡“美国优先”的美国新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中国似乎悄悄放弃了这项倡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3月2日刊文称,中国悄悄地放弃了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北京一直以来寻求中美双边关系重启,但是现在的口风却变了。中国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热情开似乎正在消失。文章还指,当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时,双方没有提到“新型大国关系”,国务委员杨洁篪在27日在和特朗普会晤时也没提到。

在奥巴马时期,中国就努力推动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图源:AFP/VCG)

而今,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在北京掷地有声地再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使得舆论反响颇大。中国人民大学的中美关系专家金灿荣说,蒂勒森的言论让其感到意外。“中国一直在提倡这个,但是美国一直不愿意接受‘相互尊重’这一点。蒂勒森的言论将会受到中国热烈的欢迎。”但是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亚洲问题高级顾问葛来仪(Bonnie Glaser)称,美国应该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双边关系,而不是使用中国的。

她还说,更重要的是,“互相尊重”表示接受一系列中国说认为的不可谈判的议题,同意了这个,美国事实上等于说它接受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妥协的空间。葛来仪还说,这是一个错误,中国并没有意愿接受美国眼中的核心利益,例如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曾经担任过副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的热特纳(Ely Ratner)也持类似的看法。他在推文中把蒂勒森重复中国政府的“故事和宣传”是“一个大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

蒂勒森这句令人意外的言论是否代表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又重新被两国重视呢?曾经担任过老布什总统的特别助理兼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的包道格(Douglas Paal)也认为,人们对此做出了过度的解读。他说:“我怀疑他是出于客气,重复中国的说法不是说我们的利益与中国是一致的,而是说我们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可以接受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