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人脸识别厕纸机 是革命还是羞辱? /

人脸识别厕纸机走进天坛是革命还是羞辱?

近日有媒体报道,“人脸识别厕纸机”在北京天坛公园园内公厕试点安装。使用时,人的面部形象会被摄像头会记住,使用者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再次用纸。对这种高科技手段,如果是您,会如何看待?

安装人脸识别机器的初衷

事情的起因如下:由于公厕手纸免费试用,故存在频繁被过量使用的情况,还有一些老人甚至把整卷厕纸装包带走。大量拿取厕纸的行为,给公厕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财务负担。有时候,工作人员刚刚重新上架的厕纸,在一分钟内就又不见了,让其他内急如厕的人无纸可用。

为限制厕纸的供应,天坛公园近日在园内公厕试点安装了六台“人脸识别厕纸机”。

天坛公园公厕试点“厕所革命”(图源:新华社)

使用时,如文章开头所讲,人的面部形象会被摄像头会记住,使用者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再次用纸。

事实上,很多国外游客到中国上公厕时,最尴尬的事就是没有厕纸。一些公厕不放纸,正是因为担心被人成卷带走。

在包括国内官方媒体在内的多家报纸报道天坛公园无奈之下的这一“奇招”后,不少国外媒体也注意到了天坛公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正在实施的策略。

BBC报道说,天坛公园自2007年起开始在园内卫生间提供免费厕纸,那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厕纸被大卷带走的情况。对此,园方贴出了告示,并动用广播呼吁游客节约用纸。

而香港《南华早报》早先的一篇报道说,多年来,一些当地居民总会从公共卫生间拿走整卷厕纸带回家,近来经内地媒体调查发现,大多数偷拿厕纸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公民素质的缺位

北京当地媒体报道说,新措施似乎卓有成效,如今每日用纸量已经下降20%。但也有人反映,机器对人脸的识别速度太慢,经常需要工作人员帮助。此外,在周末的游客高峰期,还有两部厕纸机因不堪重负受损。

除此之外,《南华早报》说,摄像头需要使用者摘掉帽子和墨镜,这让一些人担心个人隐私问题。另外,人脸识别时间有时只需三秒,但有时则超过一分钟,这让本已内急的人更要着急跺脚叫苦不迭。

从上述两则报道来看,无疑,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在识别速度上并不理想,这一新科技的应用,反倒加重了游客的内急。

游客多的时候,机器也不堪重负,随之罢工,后果可能会更糟……园方此举的初衷是好的,可并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只是用科技手段限制部分老人过多取用厕纸,而在思想深处的习惯和本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改观和提升。

精神文明看厕所(图源:VCG)

外有“卢浮宫前泡脚”“埃及神庙刻字”……内有厕纸丢失等,这一系列本质上将都是素质缺陷在作祟。在中国的公民素质教育中丢失了什么?在素质教育中,向来强调对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

事实上,公民素质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的公民文明素质问题,首先是成年人的问题。那些在国外丢脸的事情,大多数是成年人的所为。道德品质体现在行为中,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在公共道德建设上,不少成年人社会层面的自觉参与度太低,占小便宜的心理不时涌现。

“厕所革命”的反讽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改水中心主任陶勇说,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厕所”,公厕干净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判断一座城市的健康水平,最好是去公厕走一遭。其实,不止是公厕干净与否,还包括上述对公厕用纸占小便宜的心理,当“人脸识别器”在公厕应运而生的时候,是对公民素质的赤裸裸的否定。

一般来讲,人脸识别的应用主要有:门禁系统、摄像监视系统、网络应用、学生考勤系统、相机、智能手机等。用来在厕所识别人脸,限制厕纸使用频率和数量,无形中是对公民莫大的羞辱,而对低素质的人却是自取其辱。

路透社去年12月的一篇报道说,中国已表示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而升级公厕就是相关计划中的优先项目之一。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的“厕所革命”将新建或翻新10万处公厕以提升国内旅游景点的厕所卫生水平,进而改善旅游体验。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而“人脸识别器”这样的高科技手段运用在“厕所革命”上,对文明的诠释听起来却如此讽刺。从道德建设层面来把握,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讲素质问题和素质教育,更应该从青少年覆盖到广大成年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7-03-21 10:04
    您已点过赞
    这是俺们中国人应得的(deserved)。精英们想尽办法来控制,无奈刁民太多。谁赖控制精英们?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