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重塑南亚腹地 尼泊尔成北京新支点 /

中国重塑南亚腹地 尼泊尔渐成北京新支点

北京时间3月25日,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Prachanda)已经抵达中国参加博鳌峰会。这是普拉昌达第一次前往中国,也是北京和加德满都于2017年2月举行联合军演后,两国间的又一次高层接触。但是,比起两国政府间的突然紧密接触,中国企业的行为似乎更值得一提。

根据中国官媒近期释放的消息显示,很多在2015年后进入这个南亚腹地国家的中国企业正在重新改变当地的经济环境、人民生活水平乃至人口分布。当中国的经济先锋已经在尼泊尔、印度边境一线初获成效时。可以想象,伴随着两国高层接触的加速,尼泊尔将逐步成为北京进出南亚乃至印度洋的新支点。

尼泊尔边境的中国工业城

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的中国之行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兴趣。北京和尼泊尔的关系正在因此走向2015年尼泊尔地震以来的最高点。在北京鼓励中国优质企业赴尼泊尔投资,参与尼泊尔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并加强农业产业化、水利水电等领域合作的大前提下,自2015年后开始大举进入尼泊尔的中国企业已经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刻。

北京对于该国企业在尼泊尔的成果也时刻保持着高度关注。也就在3月23日,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就一篇《“一带一路”建设唤醒沉睡山村》为题的报道,谈及了一家名为“红狮集团”的中国水泥企业在尼泊尔、印度边境区域的大规模经济活动。对了解尼泊尔民情的分析人士来说,这篇报道直接显示了中国企业对该国边境地带的重构能力。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图源:新华社)

根据报道显示,这家中国企业进驻的大致区域是尼泊尔、印度西南边界地区的蓝毗尼(Lumbini)专区纳瓦尔帕拉西(Nawalparasi)县和帕尔帕(Palpa)县两地。其中该报道走访的工厂地点位于前者贝尼曼尼普尔乡村发展委员会(VDC Benimanipur,“乡村发展委员会”是尼泊尔的县以下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萨迪(Sardi)村,紧靠恒河支流那拉雅尼河(River Narayani)。

根据尼泊尔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这一区域在总人口65万的纳瓦尔帕拉西县本不突出,在总人口一万上下的贝尼曼尼普尔地区也不起眼。可在中国企业2015年进驻后,当地就突然涌入大量人口,截至2017年初,已经有1.9万人散居在总面积约0.1平方公里的厂区一带。由于工厂能为当地提供至少1,500个工作岗位,加之服务于厂区的配套企业也随之确立。伴随着该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辐射式成长,原先在地图上难以标识的萨迪正在成为尼泊尔边境地区一座爆炸式成长的工业城市。

北京渗透南亚的桥头堡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民众在与中国企业接触期间还接受了相当程度的中文、中国文化影响。以至于前去采访的记者发现即便是路边小贩都能够用中文与之简单对话。这一点在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尼泊尔西南部边境地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经济已经成了中国文化渗透与传播的最好助力。

在位于萨迪的中国企业项目于2018年4月完成建设前,当地将继续涌入建设者。按计划,“红狮集团”还准备优先雇佣当地员工,将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经销商、卫生保洁等服务外包给当地企业和村民,进而培育“非核心业务合作伙伴”。伴随着这一进程的展开,外界可以发现一家在中国产能过剩、污染过大,需要在“供给侧改革”中加以收缩经营资格的传统工业企业在不发达国家竟起到了经济推进器的效果。这也为中国的“一带一路”进程培养了可靠的支持者和同盟军,而萨迪或许就成了中国企业继续南下,前往印度的一处桥头堡。

事实上,中国在尼泊尔这个南亚重要国家的介入程度已经很高。在经济领域上,甚至还担负了为该国印制纸钞的责任,譬如在3月7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已与尼泊尔央行签订合同,获得其2.6亿张小张5卢比面值钞票订单。考虑到未来中国还将在尼泊尔博克拉国际机场项目、加德满都-博克拉-蓝毗尼铁路项目以及热索瓦-吉隆口岸等从中国境内直接或间接通向印度的项目加以融资、研究及开发,这使得被中国重新塑造的尼泊尔在“一带一路”南线中的角色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于是,在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于2017年度的两会上五次谈及“一带一路”后,尼泊尔已经对这一已经因此获益良多的项目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虽然中国在南亚地区“一带一路”的开发进程仍面临印度的抵触,可能暂时进展不够顺利。但尼泊尔这一中国南亚支点的逐渐形成,仍将会为北京未来的行动带来难以替代的帮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