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特会前的骚动 特朗普与蒂勒森的双簧 /

习特会前的骚动 特朗普与蒂勒森的双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6日—7日前往美国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30日消息公布后关于习特会内容的各种讨论成为媒体关心的焦点,主要是因为美国方面不断释放将在习特会上发难中国的言论。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前不久访华敲定习特会(图源:Reuters/VCG)

特朗普在3月30日发推特直接说会晤“将是非常艰巨的”,“我们不能再有大规模贸易逆差和就业岗位流失,”剑指贸易问题。特朗普政府31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的产业政策以及对钢铁、铝等产业的财政支持扭曲了市场。

随后31日他签署两项行政命令,调查美国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问题赤字,并加大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征收执行力度。这是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有美国总统要求做出这样的调查。

此外在朝鲜问题上,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Mattis)3月31日明确了美国目前的头号国家安全忧虑,他表示,朝鲜正在向有能力核打击美国努力,必须制止它。美国财政部3月31日宣布,对11名朝鲜公民和一家朝鲜公司进行制裁。

4月3日《金融时报》刊登的特朗普专访报道显示,特朗普说,无论中国是否帮忙,他都会解决朝鲜问题。“如果中国不打算解决朝鲜,我们就会出手解决。”

特朗普近日频频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图源:VCG)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Nikki Haley)3日在纽约召开记者会,宣布“习特会”将重点围绕朝核问题,特朗普政府希望能给中国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换取中国对朝鲜在经济方面的进一步制裁。

在习特会之前,美国官方密集表态朝鲜问题和贸易问题,直接亮明的是将在会见中向习近平发难的意图。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进展基本上得到了平稳过渡,无论是改口承认一中原则,还是不让美国海军前往南海挑战12海里续航,美国保持了极为克制的姿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访华期间甚至对中国关心的新兴大国关系16字内涵进行了主动提及承认。

中美关系尽管存在诸多需要谈论的话题,但既然决定要进行习特会,就已对分歧进行了很好的管控。美国在习特会前密集释放强硬态度,与之前中美关系的基调并不相符。这种突然的举动是提前摊牌还是另有隐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4月2日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了电话。杨洁篪说希望双方相向而行,继续共同努力,确保两国元首会晤圆满成功。蒂勒森表态美方将全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并愿同中方一道,确保会晤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这一通应约进行的电话,更有清障碍的意味。在观察人士看来,中美可能在诸多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蒂勒森主动致电杨洁篪大有解释为何在朝核和贸易问题上强硬的意思,可能是因为目前美方的嘴炮超出了中方的想象和之前两国的共识,蒂勒森一通电话,意在安抚。

在蒂勒森与杨洁篪通话之前,白宫就开始否认特朗普签署的贸易调查是针对中国。美国商务部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和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举行媒体吹风会上同时强调,这两项行政命令并非针对中国,“让我们不要把它变成一个关于中国的新闻”。

因此,目前美方的强硬言论更多是一种姿态,是针对前一阶段美国特朗普政府没有像奥巴马政府一样在南海等问题上对华强硬引发异议的回应,是对华府各方评论人事不看好习特会这么早举行进而对特朗普政府批评的回应,对特朗普是中国代理人说法的回应,而非摊牌。

中国在进行外交活动需要顾忌国内民意,特朗普也同样需要应对质疑。前有特朗普政府对华各种炮轰,后有蒂勒森致电杨洁篪承诺确保会晤成功。这是一种处理外交的双簧策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