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台湾影视人在北京的“非战之罪” /

台湾影视人在北京的“非战之罪”

2017年3月1日起,中国大陆实施了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大陆官员表示,电影主管部门已将2017年定为“创作质量促进年”,要打造打造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的作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国产影片观众满意度。

李安曾预言华语电影市场很快就超过好莱坞,华语电影业者,不再如十年前那样,需要捧着作品在好莱坞门前苦求,只为了能迎来更多资金及资源,当张艺谋的作品“长城”上映时有大陆影评人开玩笑:什么最能印证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当马特?达蒙(Matt Damon)也必须穿越回中国古代的时候。

在影视圈,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甚至是最大众的网络剧,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中国大陆对影视作品特有的审查制度往往会让外来者感觉寸步难行,要花一段时间摸出“套路”。若你来自台湾,是个20多岁到30岁出头、有热血有梦想的年轻人,又再2016年以后到达这欣欣向荣的市场想一展身手,那,只能引用台湾资深导演杨德昌的一句话来共勉──我们何其幸运,生在这个不幸的时代。

对于台湾年轻影视人而言,撞上中国崛起,真的是个幸运、又不幸的时代。幸运的是,在台湾影视业资金外流、外来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要足够努力和幸运,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幸运儿,创下在台湾想也不敢想的成绩;不幸的是,意识形态,是大陆13亿消费者审视“台湾人”时的重要因素。

华语电影市场的崛起受到世界注目(图源:电影大话西游微博截图)

“到北京,从头学起”

2017年中国新年期间,一部原本被看好的电影《健忘村》惨遭滑铁卢,更成为在大陆的台湾影视人学到的重要一课。

台湾导演陈玉勋的《健忘村》原本大陆万达影业是第一出品方,被期待为“大陆民众的春节档期第三选择”,结果陈玉勋因支持过太阳花学运遭大陆网友抵制,随后万达影业悄然“甩锅”,后来虽然可以上映,排片率凄惨,最终,这部被评为佳作的片成为台湾影视人赴陆的警示教材。

这并非是“台独导演”或“大陆民粹”任一方的过错,两岸关系演变至今中间有太多复杂故事,如今台湾政府对两岸议题冷处理,两岸看似“民意对撞”,但根据台湾主计处3月公布的数字,2015年在海外工作台湾人数有72.4万,其中近六成的人在中国大陆。个中原因,到北京一年多的台湾年轻编剧陈毅(化名)一句话概括──跨过海峡,薪资翻倍。

“业界有一句话,跨个海峡薪资翻倍,其实,翻倍都是客气的说法,以电视剧的编剧费来讲,台湾报价从三万一集起跳,大陆也是三万起跳,人民币。”

“据说从2016年开始,大陆和台湾艺人合作时会签属协议,最下面会附注类似‘本人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支持台独活动’的内容,如果这部片中途因为艺人关系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

“这部片有台湾人参与呀?没问题吧?”这是两岸影视业合作的一个常见问题,没问题吧,是指没沾染毒品、没有“台独倾向”。一旦被网民爆出什么“台独”的蛛丝马迹,从出品方到整部剧就容易成为下一个倒霉鬼,不要在脸书上发表什么政治言论、不要参与具有“台独色彩”的运动,是台湾影视业要想跨越海峡的基本条件。

除了政治之外,大陆广电总局对影视剧审核也有一套标准,不分电视剧还是网络剧,“内容不能涉及同性恋、涉及鬼神迷信,当然更不能有什么性爱场景,但以大陆网络剧来说,观众主要是九五后,就特别喜欢‘腐’(男男恋)的剧情,怎么办?打擦边球啊!暧昧,但不越线。”

种种条条框框,觉不觉得难以适应、甚至委屈?曾参与两岸电影合作、也写过大陆网络剧的陈毅不觉得多受冲击,对他而言到大陆、从头学,是台湾影视业者要完成自己梦想的一个好方式。“我30岁,在台湾业界大家认为你很年轻,一到北京,发现自己变成大哥甚至大叔,多的是九零后的年轻编剧,一个比一个敢冲,在这里,年轻人有机会出头。”

原先被看好的台湾电影《健忘村》因政治风波而票房惨淡(图源:VCG)

到哪里,都有政治正确

在台湾从事过导演的洛军(化名),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生,很坦白地说,确实听过大陆公司在合作时与台湾明星签的“不涉及台独”条约,“那类似免责条款,也就是若艺人的个人因素导致片子不能上映,投资方若追究,影视公司不但免责,还可以向艺人索赔。”

“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说不好,据说是戴立忍事件过后就有了这种特殊条约,这很难说它是‘针对台湾人’, 大陆网民的反应、大陆民意并非投资方或影视圈可以操控,甚至连大陆政府都难以掌控,台湾要想到大陆跟人竞争,当然以不触碰政治底线为前提。”

“在当前两岸政治氛围较不好、大陆许多人对台湾议题也较敏感的情况下,接受这种政治正确,会不会很不适应?”

面对意识形态的差距,洛军的心态调适得很好,“哪里都有政治正确,在大陆,不能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在台湾,也不能说自己是中国人,否则都会被网友抵制。差别在于,大陆会直接让你‘不准说’,台湾会在言论自由下有各种‘潜规则’。比如,在台湾我做过一部历史纪录片,其解读历史的角度和政府的主流角度不同,这样受到政府单位和不少人的‘劝说’。”

“不管去哪里,都有政治正确,因为影视业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大陆和其他民主社会相比不过是‘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差别罢了。”

“华语片的未来就在这里,我想作品被人看见、被更多的人看见,不可能只在台湾”,这是太多台湾影视业者的心声,2011年后,不少台湾影视人与大陆合作,也受到大陆新浪网等多方媒体关注。

正如那部引发风波的《健忘村》监制叶如芬在受访时曾说的,“大陆的电影市场这么大,我只要做一部片赢得观众,我就可以做更多我想做的电影,不就是这样吗?”

即使后来《健忘村》票房惨跌,她仍说,不会放弃这片市场。这是许多台湾影视人在北京的心声,碰到问题、反省、找出游戏规则,重新出发。

因为,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得起他们的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