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三进塔河:“陆战之王”从这里驶向战场 /

三进塔河:“陆战之王”从这里驶向战场

一年一度漫长的寒区试验,如同一场极限效能大考,这场大考,考验的不仅是战车,更是研制战车的兵工人。

每年12月到1月份,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按照装甲试验规程,每逢此时,我们都要带着装备开赴我国黑龙江省塔河县,进行极寒条件下装备动力效能测试。塔河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在零下35摄氏度以下,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研试验提供了理想的天然低温“试验室”。

2014年12月,某新型轮式装甲车进行第一次极限低温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试验,我与试验队近200人,一同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虽说是专列,但绿皮车速度慢,条件艰苦,需要烧煤取暖。就在列车即将抵达塔河的前一天,低温就先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晚上,由于列车上负责烧煤的大爷未能及时处理煤灰,导致炉火熄灭,车内温度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大部分人还没到站就患上了感冒。

到达塔河当天,零下42摄氏度也属罕见低温——即便穿着棉袄棉鞋,几分钟也会被冻透,就连手机都会在2、3分钟内被“冻”的自动关机。然而,面对低温,试验队上上下下都兴奋起来,因为我们渴望寒冷,只有气温越低,才越能试出战车的性能。

也许有人会问:实验室一样可以模拟低温环境,又何必跑到这里冻上几十天?其实,再好的模拟手段也比不上真实环境,只有经历自然温度的起伏,通过极端恶劣工况的考验,才能测出战车最真实的性能。

几天的试验后,我们发现,油气弹簧系统出现漏气故障,导致试验无法正常展开。为给试验队预留更多时间,项目团队迅速展开故障分析,并以最快速度建立了能够模拟低温环境的部件试验条件,平均每天台架试验测试都在18小时以上。我们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收工,加班加点,持续攻关。

然而,油气弹簧此次出现的问题属国际性难题,由于项目团队缺乏相应的经验,第一次寒区试验还是以失败告终。

返回北京后,项目团队与军代室密切协作,顶着巨大压力,花费半年多时间进行技术攻关,完成了上百组试验数据处理和研究。

经过精心筹备,2015年底,我们信心满满再次赶赴塔河,开始第二次低温耐久试验。

随着测试工作陆续展开,油气弹簧密封在极端工况下再次出现不稳定情况。一次试验时,需要对某装置进行分解故障检查,厚重的皮手套不方便拆装设备,大家干脆摘掉手套直接操作,但手上的皮肤很容易与如冰疙瘩一般的铁板粘在一起,一用力就会撕掉一层皮。为节省试验时间,我们就地点燃柴火,每拆装一个零件前都把手烤干再操作,检修结束后,经过“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很多人的手都已变得肿胀不堪。

凭借一年来的经验积累,我们最终完成了4000公里的装备寒区考核,并得到各方认可,确保了后续定型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2016年底,配套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可调油气悬挂技术的多个型号装备吹响集结号,分别从我国多个地区向黑龙江进发,我也随项目团队第三次开赴塔河,进行最后的定型试验考核。考核历时40天,横跨春节假期,最终顺利通过各项测试,一场历时三年艰苦卓绝的攻坚战自此圆满收官。

连续三年赶赴塔河,连续三个春节在试验场度过。尽管环境恶劣,尽管严寒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特殊“纪念”,尽管怀有对家人的亏欠,但都没能阻挡我们攻坚克难的脚步和决心,更没能动摇我们为履行使命提供优质战车的信念。

试验成功的当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下这样几个字:难忘,三进塔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