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热播政治剧揭示中国司法改革现状 /

热播政治剧揭示中国司法改革现状

一部名为《人民的名义》的官场剧正在中国大陆热播。因为涉及的政治尺度较大,也引发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关注,甚至有的西媒把该剧称为中国版《纸牌屋》(House of Cards)。

在这部被认为反映当下中国官场生态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中国政法系统官员的形象并不如以往中共宣传的那样高大,相反却展现出这个系统中官员贪腐、滥权的现状。

尽管只是一部文艺作品,但被认为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民间对政法系统的直接观感。这意味着,虽然周永康已经“倒了”两年,但在中国政法系统推动的改革中,政法委所遗留的政治陋习仍难以根除。

此前就有不少声音认为,现任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虽然启动了系统内的全面改革,不过从历史与各个国家法治发展的过程来看,过去的陋习与游戏规则想要彻底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官场剧《人民的名义》在中国引发广泛讨论(图源:VCG)

从山东到四川 从现实到文艺

近期在中国大陆,发生了几起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事件,尽管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但在这些事件中有一个共同点,即折射出地方政法系统依旧问题重重。

最轰动的当属“于欢案”——一起发生在中国山东省的恶性社会事件。案件中,当地警察与法院的表现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地方治理的“败笔”。

据报道,案件发生时,当地警察未对于欢母子有任何实际救助,使绝望中的于欢暴起杀人。随后济南公安在官方微博上似有所指的“毛驴怼大巴”论,更被认为是在公开嘲讽民间对于司法公义的诉求。

近几日不断发酵的四川泸州中学生坠亡事件中,当地公安封校封路,“如临大敌”般进行维稳,警方对事件的几次通报也显得生硬、刻板。信息的不透明加剧了舆情的恶化,甚至催生当地民众上街进行示威活动。

而在近日中国大陆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公安的形象也颇为负面。从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到区公安局局长等人物,均被塑造为系统内的腐败官员。

虽然只是文艺作品,但是也表现出中国社会对政法系统的观感似乎普遍不佳的现实。无论是现实案例,还是舆论观感,都证明在中国,作为公权力最集中的公检法等部门,已被历史放在挑剔的聚光灯下。

中共推出多项司法改革措施(图源:VCG)

改革中的政法委

目前在组织架构层面,中国政法系统内除公检法外,还包括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部门,武警部队司令员、军纪委书记等也是中共中央政法委成员,此外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担任政法委秘书长。政法系统包含了各类中共的专政力量,而作为系统的领导机构,各级政法委在同级执政体系中的分量也不轻。

这还是近几年进行了削弱后的情况。曾经很长时间内,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高配政治局常委,省一级的政法委书记则由省委副书记兼任,此外出于维稳压力,部分省份还采用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厅长的模式。政法委的规格极高,一度被视为高于纪检、组织、宣传等其他党委工作,破坏了中共党内平衡。

十八大后,特别是周永康案后,中共对政法委过于权重的状况作出一些应对,如推行“双退”(中央政法委书记退出政治局常委序列,地方政法委书记退出由常委担任),同时公安厅长也退出地方常委序列,转由政府副职兼任。

此外如司法责任制等改革措施也相继推出,在已召开的30多次中共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司法改革一直是重点议题。

周永康被认为对中共政法系统的陋习形成负有责任(图源:VCG)

仍需消弭政治惯性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中共有所警觉,但政法系统的改革仍远远不够,法律条文的陈旧与诸多漏洞,执法手段跟不上社会发展,维稳思维的持续与僵化等,政法系统仍不足以解决信任危机。

“这显然要求一次比较彻底的重构或者焕新,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有中国法学专家评论,司法不公和司法不廉已成为民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不公”和“不廉”正在营造一个巨大的铁球,而这个铁球是停在一个斜坡上,一定要下滑。所谓“斜坡”指的便是司法体制。

这在当时被外界视作一次形象的警告,体制设计欠考虑使得政法系统得以膨胀无忌,政法权威逐渐凌驾于法治,继而伤害中共的执政合法性。

尽管十八大后中共对政法系统的权力边界作出一定收缩,但长期以来的积弊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除。但也要承认,中国的政法体系已经与周永康时期开始出现泾渭分明的界限,如近些年围绕诸多冤假错案的重审与广泛讨论,法院法官的专业性与所判案件的终身追究制,中共监察体系建立所带动的检察院系统改革等都在进行之中。

前述分析人士说,政法系统的改革同时也是对中共所推崇的执政现代化进度的一个核心指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