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银监会扫除监管盲区 /

现金贷成治安毒瘤 中国银监会扫除监管盲区

2016年底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出“抑制金融风险”的决议后,中国银监部门纷纷加强对下属业务机构的控管。近期,中国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更是以“十天七文件”的密集攻势强化对银行业监管。

中国银监会此举释放出的“强监管”信号,多项新政策瞄准银行业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信托业务等跨市场问题。其中,以金融创新之名野蛮生长的现金贷更是乱象纷呈,现金贷在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舆论指责。利息和服务费滚雪球、暴力催收、用户信息盗用等问题防不慎防,过程当中,像是裸条事件、校园贷事件都是现金贷的乱象之一。也因此,这类非传统金融产品也成为中国银监会积极规范对象。

近期,中国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更是以“十天七文件”的密集攻势强化对银行业监管。(图源:多维记者/周聪)

中国银监会紧盯现金贷

目前看来,在金融创新大潮下,以互联网金融为载体的现金贷已成为金融监管的死角。虽然相较于大型金融机构风险敞口较小,但由于涉及面积广泛,因此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像是现金贷利率过高、野蛮催收、滥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层出不穷,更让现金贷的监管浮上台面。

据了解,中国约有50%的人得不到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面对这块尚未大规模开放的市场,互联网金融开始介入,2015年左右现金贷业务兴起。至今,据第三方媒体的不完全统计,市场上打着“现金贷”旗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上千家,活跃用户约为3,000万人。

为什么现金贷业务突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现金贷泛指无场景、无指定用途的小额贷款业务,大部分平台以借款金额的5%左右收取服务费,也有按天收费的方式,具体而言,不少大额现金贷机构设定的贷款年化利率约在10%左右,每年服务费费率平均在15%-30%之间,若按3年借款期限计算,借款人仅利息支出可能占据借款本金的约80%,还款压力相当高。

这种复杂的资金操作将压力集中在借款人身上,使终端投资者无法辨别借款人的初始身份,或者评估借款违约风险,一旦借款人违约就会导致投资者难以回收资金,导致被借款人或借贷平台所进行的衍生性资金链断裂,诸如早先的易租宝事件、快鹿集团非法融资等金融纠纷在社会上均造成巨大负面观感。

其中,不少催收机构也开始依附生长,对于当下看似“失控”的现金贷发展现象,市场方面也期待监管政策不断完善,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准入门槛、业务红线等,将行业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目前看来,在金融创新大潮下,以互联网金融为载体的现金贷已成为金融监管的死角。(图源:多维记者/周聪)

金融体系带来的隐患遭低估

自2012年开始,商业银行体系对贷款审核规定越来越严格,这些贷款进入了“影子银行”系统,而通过“影子银行”系统,商业银行自由发展很多不同的金融创新工具,包括同业、理财、非标、资管产品等等。且2014年中国实施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不同的金融创新工具进行期限错配、加杠杆操作的监管套利提供了温床,并出现在信贷、债券、表外等多条线。

2016年底“影子银行”信贷规模在60至70万亿人民币(约合8.8至10万亿美元)左右,占整体信贷的比重已从2006年的10%左右大幅提高至33%。目前银监会所说“监管套利”的方式,就是把原先的信托贷款衍生包装成了类贷款,从而提供更高的收益。

银监会此举将矛头对准银行间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放贷行为,从原先的商业银行到民间金融、三角债、高利贷各自发展的业务模式,在没有具体的监管办法和制度之下野蛮生长,导致银监会无法对逃避监管的各类套利行为与规模进行测算,背后的乱象均与“影子银行”息息相关,并且无法评估预期的风险。

银监会近期的行动只是开始,说明着中国金融治理正在改变,接下来有望看到央行和银监会配合起来,由银监会担负监管职能并有处罚权,而央行管理资金价格,进一步也有证监会对券商、资管的整治行为,逐步在全国范围加强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凡是涉及到杠杆率攀升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行业行为,具体提出了指导意见以及通知,强烈明确监管单位与执行,切实处置重点风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