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中西名导对碰:创作要独裁还是求共识 /

中西名导对碰:创作要独裁还是求共识?

年届花甲的中国导演冯小刚至今已经拍摄了19部电影,他表示自己的创作之路与其他导演有所不同,甚至刚好相反。

过去中国电影人以拍摄商业片为耻,大家都潜心艺术,而冯小刚致力于贺岁片和“冯氏幽默”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也积攒了不少人气和口碑。而如今,当中国电影人们拥抱商业和资本的时候,冯小刚却走起了文艺路线,从《1942》到《我不是潘金莲》再到今年定档的新作《芳华》,都是在打文艺和情怀牌。

近日,借着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东风,冯小刚和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Bille August)在北京进行了一场对话,主题是“中外电影艺术与商业的融合”。

比利?奥古斯特以拍摄文艺片享誉国际,而近年来也尝试在创作中纳入商业元素,新作《营救飞虎队》携手中国演员刘亦菲,可以看做是对庞大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试水。

对话间,奥古斯特直言资金对导演的重要性,但他更强调尊重自己的内心,并且尊重和信任观众,故事性永远是第一位的,票房成败只是一个附加结果。

冯小刚聆听Bille August对电影创作的看法(图源:多维记者/摄)

冯小刚认同从创作者内心出发的观点,但在对观众的态度上,他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他称无论是在拍《1942》还是拍《我不是潘金莲》的时候,都遇到了很多来自电影以外的压力,影片上映前舆论的打压相当猛烈,但都没有影响最后的票房,证明还是有很多观众理解和支持他的。他还提到自己已经60岁了,电影生涯已进入暮年,所以现在不太考虑观众的想法,他更想从心所欲地追求艺术理想。

事实上,当今一些中国电影人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越来越对达成共识不感兴趣,在创作上更希望独裁。这种想法并不基于年龄,而是基于自身在中国电影界的话语权,以及对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产业的认知程度。

他们认为大众思维模式的固化和转变的缓慢,对创作者而言是悲哀的。然而这种表述在相当程度上割裂了创作者自身与大众的关系,时代作用于人的效能是同等的,艺术家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流变与人心的震荡,但并不产出解决之钥。

那么,用自我对迷局的思维过程来取代或颠覆大众对迷局的思考,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冯小刚所说的不太考虑观众的想法,实际上是为了巩固自己既有的认知。而随着中国观影人群逐渐年轻化,新一代受众正在获得观影能力,而他们的观影旨趣直接影响未来中国电影的走向,所以任何电影人都不应轻视与观众的互助与互动。

用艺术和商业划分电影的方式如今看来相当老旧,电影并不需要被硬性划分商业或艺术,只有平庸和经典的差别,艺术与商业是互为父子的关系,互相背叛互相反哺,背叛和反哺的基础仍是故事性,而故事性的获得,既需要影人的独立思考,也需要与大众摊破和共享困境,由此才有可能做出有温度的电影表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