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美频繁通话 “台湾危机”呼之欲出 /

中美频繁通话 “台湾危机”呼之欲出

4月24日,因应朝鲜局势,中美两国又再次通话了,这已经是继4月初“习特会”、4月12日习特再次通话后,中美双方在四月的第三次互动。密度之高,过去罕见。

自从特朗普当选后有关中美之间的各种猜测,在四月,两大国终于安下了“定海神针”,正如曾担任共和党亚洲政策顾问的约翰?F. 库珀(John F. Copper)在习特会后分析的,“无论是特朗普还是习近平,都不想对中美关系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中美两国是竞争者,并且是彼此的头号对手。”

“然而,两国领导人都充分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对方极其重要,他们的合作是全球互动有效开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两国虽然是竞争、但必须合作,关键词仍是“斗而不破”,与美国前任政府没有多大区别,2016年年底部分媒体(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在蔡英文与特朗普通话后就下了这个结论。特朗普是美国少有的总统类型,这一度让各方误判情势,比如促成“特蔡通话”的美国亲台派,认为台湾问题仍可以成为中美之间的有利筹码。

数个月后,2017年4月的习特会印证了一件事──在特朗普任内,中美关系不仅“斗而不破”,还可能比以往更友好。这对当前两岸关系不明朗、处于被动状态的台湾,尤为不利。

习特会为中美两国关系奠定了稳定基础(图源:Reuters/VCG)

此次中美就朝鲜议题频繁沟通,绕过了准备展开大选的韩国,充分展示这任美国政府的务实性,事实上从习特会的几个小细节来看,可看出特朗普和习近平在公、私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交集。

首先,特朗普称赞习近平是个“想做正确事情的绅士”(gentleman),用这样的词形容与西方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中方领导人可说史上罕见,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注意。这是美国总统对中方的罕见用语,更有特朗普打破常规的个人特色。

再者,特朗普在习特会时就希望习近平能在朝鲜问题上帮助他,这位“推特总统”更在推特上频频发表这样的期望,在4月21日他在推特上甚至说,“中国对朝鲜来说是经济依赖,所以尽管事情不简单,如果他们想解决朝鲜问题,他们会解决”(China is very much the economic lifeline to North Korea so, while nothing is easy, if they want to solve the North Korean problem, they will)。

如果结合他对习近平“gentleman”的个人评价加上这些期盼的话来看,他对习近平不仅有不错的个人评价,还相信中方是可以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从这样的脉络来看,台湾问题在中美会谈中存在感降至史上最低,推测的原因就有两个:已有足够默契“不足道矣”,或是在之前的习特通话中“已沟通完毕”。

不管是哪个,都可以说明一件台湾政府急须面对的事情:如果台湾要在国际上争取“实质的利益”,如参与国际组织等,就要面对中国因素,否则,在国际上只会停留在如特蔡通话那样的“小动作”。

如果台湾不面对两岸,在国际上只能停留在种种小动作(图源:Getty/VCG)

特朗普周边围绕部分亲台人士,且在国会支持对台军售的有一批人,但国会和亲台人士能够影响特朗普政府的对台决策吗?

多维在习特会结束后,就已经提出过一个观察点,“特朗普身上没有传统自由主义者奥巴马式的傲慢,而是十分务实的。作为一个生意人,卖给台湾几亿十几亿的军火既不能解决就业,也无助于展示特朗普的大国领导人功业。未来六个月一年如果美国不卖台湾武器的话,其实就能证明美国已‘出卖台湾’。”

因为目前能影响特朗普决策的是:女婿库什纳(Jared Kushner)、女儿伊万卡(Ivanka Trump)和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这样的人物,这三个人,都如特朗普一样,是地道的商人。

相对弱势的台湾在面对国际局势时,更需要有如中美领导人对彼此那样的认知──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从特蔡通话至今,媒体评论从“特朗普亲台”到“特朗普亲中卖台”,纷纷扰扰的流言淹盖了一个基本事实──身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这两国,只能竞争并合作,这是唯一能维持世界秩序的路。

而两岸关系,尽管流言纷扰、互不熟识,也不该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想走入国际的台湾,躲不开“中国”,不管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只能面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