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式缩表 数万亿银行委外资金赎回? /

中国式缩表 数万亿银行委外资金赎回?

近日,对于中国多家银行委外赎回潮的报道,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相关的分析和解读不断发酵。市场聚焦中国式银行缩表引发的委外赎回和各类市场下跌风险,那么,目前银行委外的赎回情况如何?委外资金会大规模赎回吗?

对此,多维新闻通过对中国多家银行和投资机构跟踪了解到:

针对近期一系列中国金融风险的暴露,比如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民生银行的“虚假理财事件”等等,引发监管机构关注。中国监管部门监管强度进一步加大。银监会出台了多份银行业监管文件,重点对同业和委外进行检查。为了改变过去金融机构无序扩张和无序加杠杆的情况。

金融监管大风暴来临 中国银监会两周连发8个监管文件(图源:多维记者/摄)

当前,的确有部分银行赎回自有资金。同时,公募基金中有个别委外定制基金、打新产品在近期遭到较大份额赎回。身陷“某国有商业银行大举赎回委外近千亿元”旋涡的工商银行表示,没有大规模委外赎回的情况。

委外赎回主体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都是委外赎回大户。委外资金大多是同业资金,监管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类管理,使得这些同业业务很难做下去,收回委外资金的意愿较强。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好朋友,一辈子”,可是银行部分委外资金赎回,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性盛宴是时候说再见了。

虽然赎回是真,但也有委外资金在当下大额申购基金产品。有进有出。个别银行的赎回选择并不会演变成趋势性的赎回潮。

亏损和监管“双杀”

近期,中国银监会在两周内连发8个监管文件,剑指银行表外理财、同业空转套利等不规范行为。叠加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委外投资规模出现下滑。

多数观点认为,委外收益率的不达预期成为此次密集赎回的重要触发因素,而金融监管新政的施压,再遇上金融去杠杆则是银行赎回委外的根本推手。

亏损和监管的“双杀”确实是此次银行委外密集赎回的原因,不过考究不同银行赎回委外背后的具体成因,情况则有所不一。银行对货币基金赎回的加剧,很大部分原因在理财成本与货基收益的倒挂。确实有一部分委外债基由于高位接盘亏损严重。

当前市场所谓的“委外赎回”,主要不是指“未到期赎回”,而是“到期不续作”。一方面,今年市场行情表现不佳,造成部分产品业绩不达标,在预期政策对债市继续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银行有意愿赎回或到期不续约,以避免进一步浮亏;另一方面,银行理财既面临负债端规模下降压力,也受监管规则趋严的影响,因而有意愿主动压缩其资产端,委外赎回相比压缩其他资产更容易。

银行委外资金到底有多少?监管层也未必知道。最新消息显示,目前银监会已安排3个省份的银监局对共计5家城商行的委外情况进行摸底。

各券商分析团队、众多银行从业人员测算出来的结果都不太一致。有投资测算,银行与债券相关委外规模在4万亿-5万亿(1人民币元约等于0.1450美元)。其中表内基金投资约9000亿,表外理财委外3万亿-4万亿元。

据某大行资管处人士估算,在2016年委外业务最高峰时期,整个银行业委外资金规模在5万亿—6万亿元,其中四大行委外规模为2.5万亿—3万亿元。

央行缩表行动已开始

银行业缩表是中国式缩表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央行还未真正进入缩表时,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已悄然率先进入缩表时代,3月末货币当局总资产33.7万亿元(1美元对人民币6.8870元),已是连续2个月持续收缩,较1月净减少1.1万亿,流动性之源头首先收紧。

同业缩表:据银监会数据,3月末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余额分别为21.7万亿和30.3万亿元(1美元对人民币6.8870元),较年初下降1.4万亿和1.9万亿,同业资产同比已下降2.2%,一旦机构资产端开始控制,负债端需求也将下降,同业存单发行也将会回落,银行同业资产负债双双收缩。

同时,有机构预测,监管风暴最猛烈的时候来临。年内金融监管政策出台的窗口期很可能就在6月以前,三季度后随着十九大会议临近,政策将逐步转向维稳。监管风险的真正消退还需等到11月自查结果出来后,银监会整改要求的真正落地才算出清。在整个过程期间,由于银监会入驻机构,不排除还将有违规案例和重罚措施的发布威慑市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