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微记录:一位桃城老人眼中的衡中模式 /

微记录:一位桃城老人眼中的衡中模式

“素质教育那是扯淡,是精英发明的迷魂汤,家长要是信这个,就把孩子毁了”。中国某些教育专家前阵子在媒体严厉批评了河北衡水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居住在该学校附近的宋师傅对此感到愤愤不平。

5月4日,位于桃城区的河北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特长生招考正在报名。学校细密的银灰色铁栅栏门外,站满了焦急等待了解孩子报名情况的家长。参加报名的学生很多来自外地,有从邯郸大名来的武术特长生,也有从秦皇岛来的足球特长生。

媒体和教育专家对衡中的非议,并不妨碍家长们拼命将孩子送入衡中(图源:多维记者/摄)

每当衡中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他都会到这里来义务帮些忙,比如给外地家长介绍一下衡中的基本情况、指指路、找找住所,这次也不例外。宋师傅将一块宣传牌位置摆正之后,笑称自己是位志愿者,之所以愿意义务帮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因为他觉得衡中是衡水唯一的骄傲。

其实衡水市在中国两张名片,一张是衡水老白干,一张是衡水中学。但是宋师傅认为衡水老白干不值一提,“不就是酒嘛,没什么价值。”据了解当年成立衡水市就是为了冀东南鲁西北区域的扶贫,但成立以来,衡水市的经济实力在河北省内一直排名倒数第一,而且至今尚未开通高铁。乏善可陈的经济、一览无余的平原地貌让衡水人更加看重衡水中学在中国的知名度。

可是知名度并不等于美誉度,中国很多媒体和教育专家近年来一直把衡中当做应试教育的典型来批评,学校高考备战动员的一些图片经常在社交媒体引起广泛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衡水中学是穷人孩子绝佳的上升通道,另一些人则认为该校压榨孩子泯灭人性。

但在宋师傅眼中,如果素质教育真的存在,衡中模式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衡中硕大的宣传牌上红纸白字写着,探索奥赛艺体、科技创新、国际教育、航空教育等人才培养新模式。衡中学生参加学科奥赛、体育比赛、艺术文化大会、国际交流的照片贴满了一整面墙。2016年高考,有30名衡中学生考入香港的一流大学。

衡中女子足球队的两名队员在抱怨荣誉照里的她们显黑(图源:多维记者/摄)

在谈及某些媒体和教育专家对衡中模式的抨击时,一名前来报名的艺体特长生家长情绪激动地说道:“老说衡中学生只会学习,现在就该样样都争第一。”

宋师傅更是毫不客气“怒怼”那些教育专家:“海淀区的那些大知识分子,不过是担心他们孩子被衡中模式教育出的孩子夺走清华北大的名额,他们的孩子必须上名校,否则就会从现在的阶层自由坠落”。

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衡中学生的竞争力毋庸置疑。据宋师傅介绍:“高考考不到600分,都没脸说自己是衡中学生”。2016年高考,衡水中学除了有139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之外,还有3145名学生分数在600分以上,如此批量制造211、985高校的大学生,无怪乎各地家长对衡中趋之若鹜。

不过宋师傅也承认,这几年来衡中之所以如此成功,与衡中在外区县“掐尖”有不小关系。所谓“掐尖”指的是,衡中凭借其教学实力和品牌效应抢走外区县的优质生源。河北中南部最聪明的孩子基本集中在这里,高手“华山论剑”,大家互相正向激励,水平自然会越来越高。

但宋师傅同时也觉得,衡中的成功与其精神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有一种独特的气氛,学生、老师、学校和家长形成了一种有共同信仰的共同体,老师苦教、学生苦读、家长苦供,就为了让孩子鱼跃龙门,跻身上流社会。衡中校长张文茂也曾宣称,要把衡中办成精神特区,让学生相信天道酬勤,让家长认为努力就有回报。

对于衡中在中国为何备受诟病,为何越来越被“污名化”,宋师傅无奈的说道:“还不是在动了某些人的蛋糕,衡中模式的全封闭教学模式,完全断了培训机构的财路,人家能不骂吗?”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江浙地区,公立学校的教育体系变得越来越宽松自由,但与此同时各种港式补习班、培优班如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富人的孩子早早放学之后可以请家教读培优班,穷人的孩子就只能吃臭豆腐、玩王者荣耀。在这样所谓的素质教育体系下,胜出者非富人的孩子莫属。

宋师傅认为衡中模式就不存在这一问题,无论贫富,衡中的老师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至于那些媒体的批评和社交网络上丑化,宋师傅曾拦住一名衡中在读学生问他怎么看,那位学生一脸漠然地回答道:“努力,难道有错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