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学者激辩 法国大选谁能入主爱丽舍宫 /

学者激辩 法国大选到底谁能入主爱丽舍宫

经过4月23日的第一轮投票之后,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隆(Emmanuel Macron)和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Marine Le Pen)以第一第二的得票率杀入了即将在5月7日举行的最终决战。

这场欧洲上半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首次出现在任总统不参选的情况,不仅关乎着法国的未来,更决定着欧盟在将来几年内的走向。

就此,多维新闻采访了知名旅法时事评论人宋鲁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三位受访人对这场决定下届爱丽舍宫之主的大选,表达了自己的分析及担忧。

勒庞和其支持者们(图源:AFP/VCG)

多维:人们为什么要关注法国大选?您认为这次大选的重要性是什么?

宋鲁郑:和英国举行公投、美国独特的选举人制度不同,法国是两轮直选。只有获得第一轮前两名的候选人才能进入第二轮。这种设计长达6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可以非常有效的阻挡极端政治势力。所以假如这次选举极右民粹政党国民阵线能够突破制度限制而胜选,它将标志着整个西方已经没有什么能力面对民粹主义的崛起。

当然,根据法国的制度设计,即使国民阵线获胜,也很难脱欧。因为根据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是欧盟的一部分"。要脱欧就需要修宪。但是即使国民阵线赢得总统选举,也很难赢得一个月之后的国会选举。没有国会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修宪就无法谈起。现在国民阵线仅在下院拥有两个席位,而要赢得289个席位才能过半。在上院也同样只有两个席位,过半则需要174席。

虽然总统可以单独召集公投,但如果是涉及宪法的公投,则又必须获得宪法法院的批准。这也同样是难度极高。

但是国民阵线获胜将在欧洲掀起强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随后举行的德国选举、意大利选举都很难面对这样的冲击。

多维:马克隆在很多法国人心中是个全新的概念,在社会政策上偏左,经济政策上偏右,而前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则坚定地支持马克隆,您如何看待马克隆的政治主张以及他个人?

崔洪建:马克隆的优势在于他想塑造一种新的政治形象,摆脱传统的法国政治格局。他在政策上左的也有右的也有,在一些主张上他不同意左派的观点,在另一些主张上他也不同意右派的观点。他只是把这些放在一块来塑造他中间派的立场,同时他也想塑造改革者的形象。

而且这个人年轻,相对来说和传统政治的联系不是很深,这都有助于他塑造全新的政治形象,然而他出身于银行家,他成名于奥朗德政府,做过经济部长,这些背景现在都被勒庞作为一个攻击的靶子,就把他塑造成一个代表精英阶层利益的不接地气的人物。

接下来他可能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在法国传统的左右政治的格局下,能否真的超越传统政治,站稳中间派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在总统大选以后,六月份还有议会选举,在议会选举中就是选党派了,不是选人了,马克隆的根基是很浅的,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党派能够多大程度上在选举中有表现,如果他的党不能在选举中获得一个相对多数的话,如果议会还是被传统的左右派把持的话,接下来他怎么去推行他的政策,他怎么样组成他的内阁政府,他怎么和由议会多数派组成的政府去合作,这些都会有问题。

如果他机制上的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即便现在他提出许多改革与中间派立场,然后这些政策主张能不能成为真正的政策,这也会打上一个问号。所以他的形象也好,他的经历也好,他的背景也好,对他来说有帮助,但也有一些弱点。

在法国这样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传统根深蒂固,一个改革者可以提出问题,但最终能否解决问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民意是会变的,马克隆还没有上台时获得了民意的支持,但一旦上台后推行改革触动其利益的时候,民众可能很快会转变立场反对他,这是外界对马克隆即便真的上台后,其能否带领法国实行改革的真正原因。

王义桅:法国百姓对传统的政治人物感到厌烦,愿意选择像马克隆这样年轻又有活力的,因为法国的经济不是太好,最需要一个右派的领导人上台,传统的左派领导人无法帮助法国摆脱经济低迷、就业率下降的局面。但在菲永被淘汰掉以后,这说明传统的右派领导人也失去了竞争力。

马克隆支持率处于优势(图源:AFP/VCG)

法国还面临着国家安全、治安、意识形态、民族认同这样的挑战,这就需要左派的政策来解决,因为左派比较强调诸如难民、弱势群体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出现了马克隆这样的在经济政策上奉行右派思路,社会政策朝左派走的政客。

法国现在面临着左和右相互矛盾的挑战,所以结合左右派所长的马克隆就比较吸引人,但是法国长期在左中右之间徘徊,能不能同时实现经济政策向右走,社会政策向左走,民众并不是很有把握。尽管马克隆现在声望很好,但在操作层面,还是要打问号的。

多维:自2002年国民阵线在老勒庞(Jean-Marie Le Pen)的带领下首次冲入大选第二轮以来,这次大选时国民阵线候选人离胜选最接近的一次。对此,您认为勒庞获胜的机率有多大?

崔洪建:勒庞现在还是有机会的,她的机会在于,如果第二轮的投票率上不去,那他还是有机会的,因为我们看到第一轮的投票率是超过70%,对于勒庞来说,她的支持者相对稳定,换句话说,一般来说,极右翼的选民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会去投票支持,他们是比较稳定的一块,但他们相对来说人数较少。

第一轮不到22%,这基本上就是他的铁票了,是他的支持者,所以我们算帐呢,第一轮的投票结束以后,法国的选民首先还是比较复杂,除了左右政党表态支持马克龙以外,其他的一些极左还有边缘小党,也还是比较摇摆,所以这也是勒庞想要争取的一个部分。

所以在两种情况下,勒庞可能会实现所谓逆袭,一个就是我刚刚讲的,投票率上不去,如果投票率在65%以下,那对勒庞的机会就比较大了。还有一个前提是第一轮落败的极左的选民大部分转过来支持勒庞,还有一些边缘的小党。

你看到勒庞现在也开始搞结盟策略,她拉拢一个在首轮投票中排第六位的小党,和这个党结盟了,这个党第一轮的投票率接近5%,所以现在如果其它的小党都过来支持勒庞,而且投票率上不去的话,那勒庞还是有机会。

王义桅:一般说来,勒庞不会赢得最终的选举,但是勒庞进入到第二轮公投的事实已经很能影响法国未来政局的走向了,她可能会制约未来政府的施政,包括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因为传统的政治领导人都已经被淘汰掉了,马克隆打着中间派的旗号来选举,说明法国民众对原来的政党、政治体制、政治领导人都是很厌恶的,所以勒庞的这种方式能否让法国摆脱困境还很难说,但最起码她让法国人发现了对传统的不满,对欧洲的不满,对全球化的不满。

所以无论勒庞当选与否,她都会深刻的影响法国及欧洲的政治未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