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城市的温度上海党代会中的政治气象 /

“城市的温度”:上海党代会中的政治气象

“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中共的上海市委书记在未来描述这个城市的未来愿景时,誓言将上海变成,“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北京时间5月8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市委书记韩正称,未来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类似的论调如果放置到西方执政党的语境中,这种许诺更适合放在竞选阶段——民众的选票会因为这句“城市是有温度的”而集中到参选者的手中。

现代化的治理思维匹配现代化的治理能力,此轮中共为十九大的党内选举而在各地举行的地方性“选举”会议,开始为执政党获取更多的民众支持。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2017年地方主政者在党代会上誓言要让“城市变得有温度”(图源:VCG)

政治观察家指,习近平主政后,倡导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共地方党代会的政治气象势必会影响到十九大的政治风向,地方主政者在本地选区表现出可圈可点的行为,也将成为加分项。作为中共官场历来的政治高地,上海地方主政者的言行也将为中共的未来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

现代化治理思维

尽管韩正在做此次上海党代会的主题时,依然冠有“党八股”式的宏大叙事式的政治词语,不过,在谈及执政党为上海创造未来的愿景的议题时,韩正的表达令人耳目一新。

“建筑、街区、公园、市民、城市”——这很难想象是中共地方选举会议中能出现的词汇。

分析指,上海城市管理议题细化后,“城市与人的未来关系”成为主流议题、能够进入到地方党代会,显然从中可以管窥中共的政治管理水准——上海作为世界性的特大城市,其管理水准亦可以检验出执政党的潜在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通常在中共党代会中,常见的状态是政治性语言充斥在文件、新闻和舆论场,这些情况并不会让这个国家民众感到意外。

政治观察人士指,“始终有温度的”词汇背后,是执政党开始尝试俯下身段,把政党对民众许诺的愿景不再描述成气势恢宏但又无法企及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阅读的,适合漫步的,最宜休憩的”这类能够感同身受的目标。

舆论认为,在中国政坛上,类似上海官员的语言风格更容易民众被接受,中共政治气象正在语句上发生渐变。

2012年11月,韩正被任命为上海市委书记并发表就任谈话。韩正称:“我将努力为上海这座光辉荣耀的城市,为上海市民的福祉尽心尽力履职,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有评论指:暂且不论其他,单说“上海市民的福祉”这一语汇,上海市民已经有6年没有听到了。

亦有观点人士称,执政党的许诺是否能得到民众的支持,还需要“还政于民”,在中国城市光鲜的背后,很可能是暴力拆迁,或者行政惯性的驱使,而城市中居民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

“第五个现代化”的自觉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多维新闻曾刊文,称之为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中国“第五个现代化”。文章指,推行“第五个现代化”将使中国治理国家变得文明规范。

分析指,上海官员的语言风格变化,来自于中共经济政策的改革,这触发了中共能在文明的层面上获得“第五个现代化”的自觉。

1949年主政后,中共尚未建立起“金融中心”的概念,而在1978年,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改革政策中,上海也没有获得“经济中心”的地位,直到1990年,邓小平允许上海“开放开发浦东”,这触发了中共在经济形态层面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金融中心时代。

上海变身金融中心,更像是中共内部在金融层面上,集体提升认知的过程。

2016年09月,上海,南浦大桥(Nanpu Bridge)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上海被舆论认为是“中国城市管理水准的代表”(图源:VCG)

此前,尽管上海一直是中国的直辖市,且其主政者大多是中共政治局委员——即中共权利金字塔尖(大约25人左右)层级的官员,但这些主政者的能力更多表现在政治能力方面,而在经济管理、城市管理层面均显弱势。

1990年后的中共最高决策者在决定开放上海,打造中国的金融中心时,上海利用外资的天然优势被激发了——这个1949年就是亚洲金融中心的城市,终于把握了世纪之交的机遇。而这也倒逼了中共内部,选用了能够适应、领导这个城市经济提升的主政者。

1990年代后的上海,产生了大批官员进入到中共的政治秀场中,他们的公开政绩大多与经济管理、城市管理有关,而舆论场则更喜欢把他们与“政治帮派”联系起来——“上海帮”,一度是中国坊间热聊的政治八卦性质的词汇。而观察人士则认为,这些就是中共内部中无法忽略的一个事实——经济形态的变革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政治的气象。

观察人士指,此次上海党代会上,“城市的温度”会成为关键词,既有主政者因多年触及经济管理层面带来的思维变化——不同于刻板性的中共传统政治语言,也因当地官员具有更多的“市民意识”,而使上海重新获得中共“政治高地”的地位。

现任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也曾经上海做过市委书记,而在这个城市的“历练”,不仅让习有了执政特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中心的政治资本,也考察了一批与其交集的上海地方官员,这些人中,被认为有一定能力的人获得了更好的升迁机遇——当然,在中共官场中,这也视为是上海地区官员的一种幸运。

现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是2012年11月被任命的,到中共十九大开幕时,韩正已在上海主政满5年,按照中共的政治规则,5年是一个任职周期,一旦韩正离任,谁会是继任者,目前舆论还不能给出准确的猜测。

十九大前后,上海极有可能将会出现新一任主政者,无论这个主政者最终表现如何,都将会为中共的未来政治气象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无法忽略的是,这个城市的内在动力会推动任何一个人发生着改变——这也许就是上海的魅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