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开除FBI局长 特朗普将错就错令人震惊 /

开除FBI局长 特朗普将错就错令人震惊

美东时间5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司法部建议,解除了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的职务,原因是科米在对希拉里“邮件门”事件的调查中存在重大失误,称其已经“不能有效领导该局”工作。

鉴于在2016年竞选期间,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联邦调查局(FBI)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的调查,科米(James Comey)被解雇这一事态发展令人震惊。

从法律的层面上讲,虽然美国总统有权开除FBI局长,但这或许是特朗普走错的一步棋,因为他的这一举动已经将问题的性质彻底改变。

以法律的名义解决个人恩怨

在美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总统开除FBI局长事件。1987年,里根(Ronald Reagan)任命塞申斯(William Sessions)为FBI局长。由于塞申斯多次被曝免费使用FBI专机走亲访友,违反道德操守,在当时司法部长建议下,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于1993年将其解职。

特朗普将科米(右)革职的意外举动引发美国政坛动荡(图源:Reuters/VCG)

但是,特朗普解雇科米与克林顿解雇塞申斯的性质完全不同。特朗普在一封写给科米的信中说,“尽管我非常感谢你三次在不同的情况下告诉我没有受到调查,但我与司法部的判断一致,你没有能力有效地领导联邦调查局。”

从信件内容来看,特朗普开除科米的方式十分粗暴,且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特朗普或许并不是为了掩盖什么,只是对FBI无休止调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感到十分不快。换句话说,科米的去留似乎并非因其实质性的工作失误决定的,而是与特朗普的好恶有关。

所以,在此次事件中,特朗普最大的失误是没有真正尊重美国的司法调查独立性。他不仅肆意插手司法调查,还将个人情绪掺杂其中。特朗普这么做,无异于是在以法律的名义解决“个人恩怨”。

适得其反?

令外界感到担忧的,除了特朗普开除FBI局长的动机外,还有司法部两位部长对解雇科米的态度。FBI是美国司法部主要的执法单位,负责调查违反联邦犯罪法的案件。“FBI”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联邦调查局始终贯彻的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正直(Integrity)的信念。因此,FBI既是美国法律的执行者,又是美国法律的监督者和捍卫者。

可是,作出该项决定的司法部长们已经违背了这些原则。FBI官员表示,他们没有在第一时间知晓科米已被特朗普开除,而是科米在对FBI雇员做演讲时,从身后的电视上得知这一消息的。

特朗普解雇科米是对美国司法体制的冲击(图源:AFP/VCG)

可见,对于科米遭解职一事,司法部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这更像是高层的“即兴”决定。这种做法能代表执法者应该坚持的忠诚、勇敢和正直的法律信念吗?然而,更为严重的是,科米突遭解职很可能使政府失去重要制衡。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立法、行政、司法三大职能的划分。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中,不同职能的权力主体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制约。司法部虽为政府行政部门,但也应按程序办事。但司法部竟然在理由不充分的的情况下,为了附和总统而对自己人“痛下杀手”,这不得不使人产生美国的其他权力部门会逐渐成为行政系统附庸的错觉。

按照FBI正常的继任规则,科米的副手、职业FBI探员麦凯布(Andrew McCabe)会成为代理局长。白宫方面表示,将立即开始寻找新局长。但现在的问题是,白宫任命新的FBI局长后,针对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调查是否还会继续?新任局长会不会因为这次事件的影响而失去独立调查的决心?最为重要的是,在后续调查中,FBI还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公正结论吗?

由此可见,特朗普阻碍、反对、厌恶“通俄门”调查,已经将自己推向无法挽回的错误境地。这一次,特朗普的“任性”已经严重冲击了美国的司法体制和不同部门间的制衡机制,也彻底挑战了美国制度和政治文化底线。当然,现实一点讲,特朗普此举只会令自己面临的“通俄门”调查更为复杂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