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解职风波中 特朗普不避讳直通克宫 /

解职风波中 特朗普不避讳直通克宫

解职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便在白宫接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俄罗斯驻美大使基斯利亚克,以及美俄关系“牵线人”、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其中,和拉夫罗夫及基斯利亚克的会晤,特朗普只允许俄罗斯媒体拍照。

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和基斯利亚克(Sergey Kislyak)都是普京(Vladimir Putin)的亲信,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更是主动请缨改善美俄关系、帮助筹备“普特会”的关键人物。

特朗普此时会见他们,难免会让外界更加怀疑:特朗普(Donald Trump)解雇科米(James Comey)和“通俄门”调查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图源:VCG)

华府记者团5月10日上午原本计划报道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和拉夫罗夫的会晤,但是后来被引导至白宫,看到特朗普和基辛格在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会晤基辛格的安排并不在白宫公开行程表。

基辛格是尼克松(Richard Nixon)时期的国安顾问和国务卿,此时出现难免会让人有所联想。因为,科米遭解职后,华府舆论普遍将这一行为同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解雇司法部官员的做法联系起来,这种做法被媒体称为“星期六之夜大屠杀”(Saturday Night Massacre)。

特朗普政府一向擅长公关策略,白宫不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一细微的联系。当然,最能引起外界关注的人物则是基斯利亚克。

基斯利亚克是“通俄门”的俄方主角。特朗普的第一位国安顾问弗林(Michael Flynn)被迫辞职,就是因为他隐瞒了和基斯利亚克的对话。司法部长塞申斯(Jeff Sessions)也曾在2016年大选期间和基斯利亚克至少会面两次。塞申斯因此被迫宣布回避司法部针对“通俄门”的调查。

特朗普当面和基斯利亚克谈了什么,美国媒体无法得知。但从俄罗斯媒体公布的图片来看,特朗普同拉夫罗夫和基斯利亚克的互动非常轻松。白宫之后公布的声明称,特朗普会见拉夫罗夫时再次强调了改善美俄关系的意愿。

几乎同一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参加一场冰球赛之前,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采访。采访中,就特朗普开除科米一事,普京称和俄罗斯毫无关系。

无论白宫如何狡辩,特朗普开除科米肯定和“通俄门”有关。美国参议员德宾(Dick Durbin, D-Ill)5月10日向媒体确认,科米在被开除的前几天还在请求提供更多有关通俄门调查的资源。

在向国会和媒体解释时,白宫措辞也一直在发生变化。

起初,白宫说,特朗普得到司法部高层建言后,才决定开除科米。但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5月10日出面说,特朗普在2016年赢得大选后就考虑过开除科米。只不过,科米5月3日前往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出席听证的说法,让特朗普下定了决心。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职务被解除(图源:VCG)

这类前后矛盾的辩词,其实都是围绕“通俄门”的调查展开。

按照特朗普提供的开除科米的逻辑,科米处理“希拉里邮件门”的方式是主因。但是,特朗普在信中也明确提到,科米曾三次告诉他不是被调查的对象,明显也是在隐射“通俄门”的调查。

白宫说,特朗普同俄方官员及基辛格的会晤是很早就计划好的,外界无需过度解读。但换个角度看,特朗普选择在这种会见安排之前开除科米,是不是也在潜意识地表达他对“通俄门”掣肘美俄关系的不满呢?

其实,经历多场大国外交后,特朗普改善美俄关系“势在必行”,开除科米、放缓“通俄门”调查节奏,恰好为特朗普改善对俄关系提供了机遇。只是在“通俄门”调查受阻,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特朗普手法生硬,难免会引发外界的猜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