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这些华人漂在南美州,有快乐 也有辛酸 /

这些华人漂在南美州,有快乐 也有辛酸

金砖国家巴西,是一个移民的国家。自1500年葡萄牙人佩德罗抵达南美大陆,发现巴西之后,巴西就开始成为葡萄牙殖民地,直到1822年独立。仅1884年至1962年就有近500万欧洲人移民到巴西。目前,在巴西的华人约超过30万人,他们将中国商品、中国文化带到巴西,快乐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在圣保罗老城区25街上,石晓林正在和女朋友清点货物。大约20几个平方米的店铺,租金每个月4000美金,店铺里堆满了各种电子产品,价值将近30万美元,这几乎是石晓林的全部家当。这些产品很多来自中国。今年29岁的石晓林来自浙江温州人,到巴西10年时间,之所以选择巴西,一方面是受老乡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看好了巴西的市场。石晓林说,在巴西做生意最重要的是靠勤奋和聪明,这一点,温州人一点都不缺。

在硕大的25街,石晓林仅仅是数以千计华人中的一个。25街目前是圣保罗,也是整个巴西华人最密集的地方,虽然没有中国风味的牌楼和中国式的建筑,但在很多人眼中这里实际成了圣保罗的“唐人街”。图为在巴西有很多中国年轻人在打拼,他们从点滴做起,最终闯出一片天地。

25街的街道并不算宽,全长只有2.5公里左右,包括周边的街道现有店铺将近4000余家,其中华人店铺现在已超过3000家,而这个过程用了还不到30年。图为在巴西打拼的华人也很辛苦,中餐大多是快餐或者自带的饭菜。

25街因为华人很多,也成为圣保罗治安较差的地区之一。华人遭遇抢劫在这里常常发生。石晓林也不例外,刚到巴西不久,石晓林在街头就曾遭遇抢劫,所幸只丢了一部手机。因此后来的时间里石晓林非常小心,白天如果出门的话很少带现金,晚上从不出门。图为在巴西闯荡的中国人也承受着很多压力。

圣保罗东方街半亩园中餐馆里,伍艳雪正在柜台里忙着给客人算账,旁边几个服务员则在忙着摘菜。虽然是中午时分,但大厅里只有三桌客人,并不显得很忙碌。图为43岁的伍艳雪来自广东江门,到巴西已经13年时间,和老公经营这座半亩园也已经12年时间。

在伍艳雪的记忆中,才来的那几年极其艰难,语言不通,只能做一点华人生意,慢慢地才适应了巴西的节奏。伍艳雪的半亩园主要以中餐为主,少量有些西餐。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她雇了14个员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当地的巴西人。图为小宇和罗剑强夫妻,罗剑强2011年到巴西做厨师,妻子2012年到巴西,孩子留在国内照顾孩子。

伍艳雪现在有两个孩子都在巴西上学,原本两个老人也是在巴西生活,但因为语言不通,也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加上伍艳雪夫妻又忙,后来干脆回到国内。这是伍艳雪最牵挂的,因此逢年过节,伍艳雪都会打电话,甚至回广东陪陪老人家。图为25街,一名华人店铺的老伴在玩手机。

伍艳雪只不过是圣保罗东方街上为数不多的华人之一。图为周艳丽,武汉人。女儿6岁时随老公前往巴西,整整18年。现在女儿已经从圣保罗大学法学院毕业,并且考取了法官职位,感觉挺骄傲的。自己在东方街经营这个服饰店铺,以卖印度服饰为主。

东方街原名叫日本街。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巴西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开始从沿海向内陆开拓国土,但由于巴西人口稀少,庞大的土地缺乏充足的劳动力,大片大片土地无人种植,在取消奴隶制的潮流中,巴西政府和大农场主佃将目光投向人口众多的中国。图为刘明,46岁, 上海人,到巴西10年。

他们曾经向中国清政府要求移民一批农民到巴西种地,但当时的清政府认为,堂堂的大清国移民农民到巴西种地有失体统,就拒绝了巴西政府的要求。图为林茉莉,生在北京,长在东北,27岁到巴西。

巴西政府转而与人口众多但土地稀少的日本商谈,从而成功地引进了日本移民,日本曾经大规模向巴西移民,据说当时巴西引进了20多万日本移民。图为陈建邦,广东江门人,独自在东方区一个中国人理发店做理发师。

直到上世纪中期,中国人才开始多起来,其中包括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就曾经在巴西生活了17年。如今漫步在东方街上,日文、朝鲜文、中文的招牌随处可见,还有日式的街灯以及中国风格的朱漆牌坊等等,犹如回到家中一般。 图为陈桂梅,北京人,到巴西23年。

图为黄小妹,在25街和老公经营一个服饰店铺。

图为陈小姐,浙江青田人,带着5个月大的孩子照看店铺。她和老公开了一个服装店铺,孩子就在巴西出生。

图为陈少伟,浙江青田人,和妻子一起在经营一个包店铺,一个月店铺租金10000多巴币,到巴西14年。

付小军和老公,浙江青田人,到巴西18年,两个儿子媳妇还有孙女都在巴西。经营服装店铺,雇了两个巴西员工。

图为刘雅慧,台湾台中人,随父母到巴西已经33年,在巴西的中国公司工作十几年。吴芳/摄影 更多精彩故事,请关注“乙图”微信公众号(yi_photos),欢迎留言。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