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菲19日将首次双边磋商南海问题 /

中菲19日将首次双边磋商南海问题 为期半天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6日发布消息说,中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将于5月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与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将分别率双方代表团出席。双方将就涉南海议题进行友好对话磋商。

据报道,这将是杜特尔特上台以来中菲首次进行海上纠纷双边磋商。

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次磋商是漫长旅途的第一步……这是解决一个似乎无法逾越的鸿沟的第一步。”

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5月19日开启

15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表示,将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妥善处理南海问题。

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介绍,首次磋商为期半天,主要目标是为进一步的磋商建立后续平台,今后每年将举行两次磋商。他说:“考虑到多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首先应该交换看法,然后再处理实质性分歧。我们必须各自澄清立场、了解分歧所在,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罗马纳还介绍菲律宾将主权纠纷与经济合作拆开对待的思路。他表示:“把主权纠纷放到首位,结果就是双边关系冷冻,因为主权问题不可能马上解决。杜特尔特政府的基本方法是把主权问题和经贸合作分开处理,在没有纠纷的领域推进经贸和文化交流。”罗马纳强调,拆开处理主权纠纷和经贸合作不是放弃菲律宾对南海主权的声索。

杜特尔特13日在香港的讲话时称:“有一件事很清楚,诚信的中国希望帮助我们。他们不要求任何回报。没有任何条件……当时中国不接受我们的出口产品,直到我改变策略,独立谈判达成协议。”

杜特尔特

去年10月杜特尔特上台后访华,当时中菲双方达成恢复南海问题磋商的共识。

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对话选择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行后一周举行,正显示出杜特尔特政府把经济合作与南海争端分开处理的策略。他认为,菲律宾若想抓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进出口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方面的机遇,就不能让南海争端占据两国关系的主要方面,因此杜特尔特政府意图通过把争端与合作分开处理,以利于中菲两国合作的顺利发展。

杨超也指出,中菲举行南海问题双边对话首次会谈主要是增进互信,就争端和分歧坦诚交换意见,为今后进一步谈判建立双边协商机制,设置下一步对话议程,就双方关切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此外,双方还可能讨论建立管控海上分歧机制,不让突发事件影响中菲双边关系大局。

杨超也认为,此次对话迈出了中菲通过双边对话解决南海争端的第一步,意义重大。他强调,未来中菲双方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如能通过对话协商不断地在南海海域增进合作,南海海域可期待建设成为共同开发渔业、油气资源的和平友好之海。

美联社此前报道指出,2012年中菲在黄岩岛对峙后,两国之间的磋商中断,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于2013年在海牙临时仲裁庭“告洋状”,2016年7月得到(非法的)判决。此前,阿基诺政府对中方表示,南海问题磋商必须以这个判决为基础。美联社认为,这次中菲达成通过双边对话解决主权纠纷的共识可视为中方的胜利。

专家:菲无实力挑衅中国 不如多合作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康霖指出,罗马纳这种表态反映的是一种务实态度。因为菲方知道南海问题不是一下子可以解决的,自身也没有实力去主动挑衅中国,还不如和中国多合作,以得到经济上的甜头。而且菲律宾的政体为总统选举制,杜特尔特现在虽较为亲中,但其人气有限,未来自然也充满不确定性。

就对话可能涉及的内容,康霖认为可能包括几方面。首先是渔业合作。菲律宾一直希望渔民能重返黄岩岛。来中国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菲律宾代理外长卡耶塔诺昨日晚曾在北京表示,去年十月,中国和菲律宾已经达成有关协议,菲律宾渔民也从中获得了很多好处,“这说明只要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很多东西我们都是可以讨论的。”

第二方面是油气合作。康霖提到,杜特尔特已表示不反对和中国在争议海域的开发合作。去年年底,杜特尔特在给政府雇员的讲话中就指出:“如果你们(中国)愿意,让我们一同开发那里的油气资源,我们可以分享。”

第三方面涉及海上执法磋商。康霖指出,这是杜特尔特去年访华就谈到的事情。此外,还会对比如仁爱礁等一些特殊敏感区域的问题和仲裁案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对话磋商。

美菲“肩并肩”军演 首次避开南海

为期12天的美菲2017年度“肩并肩”联合军演于5月8日正式开始,“缩水”成为国际舆论对于此次军演最大的关注点。

据菲律宾军方发言人塞莱斯特·赛雅颂介绍,本年度菲美共派出参演部队约5400人,同去年相比减少了5700人。

美菲往年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的场景

“缩水”的不只是参演人数。军演菲方指挥官、菲律宾中部军区司令官奥斯卡·拉克涛在军演开幕式上称,根据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要求,本年度“肩并肩”联合军演调整了演习内容,从国土防卫转为人道主义援助、救灾和反恐。这意味着过去常常挑起外界紧张神经的对外防御和海上安全方面的演练不再出现在此次军演的内容清单上。

此外,菲律宾《商报》称,这次演习的地点在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地区和中部的米沙鄢群岛地区,这是近年来“肩并肩”军演首次放弃南海作为军演场所。该报援引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的话称,这一调整的目的在于避免引发争端区域紧张局势。

“这次联合军演的规模、内容和地点都发生变化,主要来自菲律宾的主动作为。”中国社科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利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不同于以往的“高调”,此次军演可谓低调进行,可以看出菲律宾方面更多是基于自身需求。

事实上,此次联合军演在开启之前就可谓一波三折。鉴于美菲此前签署的互防协议以及来访部队协议,两国每年定期举行三大联合军演,代号分别为“肩并肩”、“战备与训练合作”以及两栖登陆演习。

然而,去年9月,上台不久的杜特尔特一度放出狠话,称将停止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之后,在菲律宾国防部的建议下,杜特尔特同意保留“肩并肩”年度军演,但只聚焦于反恐及人道领域。

许利平指出,杜特尔特政府“弃二取一”,在取消另两次联合军演的同时保留“肩并肩”联合军演,主要是为了延续菲美同盟关系。但很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大张旗鼓,菲方并不希望在这次军演中向外界释放太多挑衅信号。

显然,这场“缩水版”的联合军演对于美菲这对盟友而言并不是一次愉快的合作。一些西方媒体甚至直言,菲律宾可能彻底抛弃美国。

不过,更多分析认为,情况还不至于如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专家观点称,美菲盟友关系目前看来还很安全。一些相似的声音指出,杜特尔特选择让此次“肩并肩”军演降级而非彻底中止,表明他依然将美国作为菲律宾的一张保单。

“毫无疑问,菲律宾的战略调整会对美菲同盟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还不至于发生根本性改变。”许利平指出,美菲1951年制定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这一两国同盟政治根基尚未动摇,双方关系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相互之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