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如何不负习的信任:文在寅已到行动时刻 /

如何不负习近平信任:文在寅已到行动时刻

北京时间5月15日前后,韩国总统文在寅钦点的代表团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自接见。鉴于习近平在会见中“高度评价文在寅政府的政治哲学”,还谈及了中韩关系的重要性。这种气氛较之朴槿惠政府末期,就有了明显的差距。可当这种气氛传递到韩国国内时,首尔竟读出了另一种可能:即由习近平本人出面来“重置中韩关系”。

首尔对于北京可能抱有不切实际的依赖心理(图源:VCG)

韩国的这种判断和他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依赖性是分不开的。考虑到中韩目前问题的关键仍在“萨德”问题上,文在寅和韩国当局恐怕必须就此采取点行动,否则难免会辜负来自北京和习近平的信任。

习近平的礼貌带来误判

对14日赴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韩国代表团来说,他们15日前后得到的礼遇是超乎想象的。据韩方团长介绍,就在14日的晚宴上,习近平就已表示要“单独面谈”。以至于很多韩国主流媒体都激动的将其视为一种“传达了希望恢复中韩关系的信息”。

的确,这一会晤只有十几分钟,但相对于此前韩国政要欲见北京首脑而不得的状况,就大有突破。更何况习近平还在这场简短的对话中强调了“对文在寅的满意”以及“对中韩关系的高度评价”。对此,韩方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感觉到习主席对文在寅总统有基本的信赖”。

不过,韩方对于事态的理解和判断可能有偏差:因为韩方判断“习主席对文在寅总统有基本的信赖”的基础,是建立在习近平与之对话时暂未谈及“萨德”话题这点的。当韩方把这种出于礼貌的态度误读为一种“完全没有提及强硬反对论”的表现时,首尔就很有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判断。

很多中国的分析人士认为中韩关系的关键在于文在寅能否应对“萨德”。韩国的观察家就觉得“重置”中韩关系的核心任务将落在习近平身上。这种判断的形成,与首尔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依赖大国,不希望自主采取行动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文在寅的最后选择

其实,韩国代表团的此次中国之行没有在“萨德”问题上听到意料之外的声音。尽管在和习近平的对话中,中方为了求同存异,有意调整了话题。但在15日的午餐会上,韩方团长就在与中国外交界元老唐家璇对话时不得不直面两国的“明显分歧”。

在萨德危机面前,韩国只能靠自己(图源:VCG)

很显然,在“萨德”问题没有明显改善之前,中韩关系难以绕过这点。如果“萨德”危机没有转变,北京未来的任何努力都将变得徒劳。习近平对韩方的“信任”,是建立在希望文在寅当局能在“萨德”问题上有所作为这点上的。

目前,“萨德”系统的部署虽已按程序运转,但相关的民事及法务程序并没全部完成:在部署地发生火灾后,有关这一行动的环境评估等措施都可以拖慢乃至制约相关进程。

遗憾的是,首尔的观察家既然已经开始考虑让北京来“重置”中韩关系,这就意味着韩方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觉悟来应对,更不用说自己亲手解决“萨德”危机。考虑到文在寅即将在6月底飞赴华盛顿,面见特朗普(Donald Trump)。一种更大的可能也随之浮现:首尔很有可能在文在寅访美前就“萨德”问题采取相对消极的态度。

说到底,对面临中国“限韩令”影响的首尔政、商界人士来说,尽快处置“萨德”问题的余波已经成为一种当务之急。或者说,这已经成为一种需要首尔方面自己努力解决的措施。尽管这对难以摆脱对大国依赖心理的韩国颇为棘手,但文在寅如不想辜负来自北京的信任,恐怕他也只剩这个选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