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西媒:两年后就可见证一带一路成败 /

西媒:两年后就可见证一带一路成败

与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进行的高调宣传相比,外界普遍对这一战略政策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并认为不出两年,将可以判断出其成功与否。

综合媒体5月17日报道,为期两天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5日开始在北京举行 。尽管参加峰会的国家首脑不多,但吸引到很多国家的官员、学者以及大批记者仍是不争的事实。但究其原因,并非该战略引发了国际性欢迎,反而是质疑与否定的态度更占主流。

"一带一路"概念,最早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名与实都成为中国内政和外交重点,虽然其空泛的特点没有任何质变。

中国官方该文件解释称:"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中国宣传的“一带一路”目标与国际社会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别(图源:新华社)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做推广宣传时更加细化了"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在五个重要方面有"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其实,五通说法明确地展现出中国政府的用意,就是希望“一带一路”的沿途各国政府对此倡议给予政策上的便利,以便把各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对接起来,与中国做生意的同时,参与中国牵头的金融系统。

可以发现,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概念,与其在2012年11月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 "中国梦"一脉相承,即复兴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实施方案。

对中国国内政治而言,"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级顶层战略,称得上是今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总纲领。由于一带一路的重建,事关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因此,习近平的这一倡议,被中国唯政府要求马首是瞻的舆论赞誉为"打开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瓶颈的钥匙"。

例如,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撰文称,"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之路。不过文章也承认,中国存在一些质疑"一带一路"的声音,指责其为好大喜功的面子程,终会落得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对此,丁一凡坚持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趋于平衡,有助于拉动中国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而对国际而言,重建“一带一路”,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窗口,为处理乱世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丁一帆还乐观地认为,如果一带一路重建成功,包括阿富汗在内的诸多战乱国家将有和平的希望。顺利成功之际,就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大幅上升之时,不仅达到《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而且距离世界大同的理想不远。

然而,这完全是一家之言的不现实空想!

背后动机

首先,经济角度考量,中国政府寄望"一带一路"有助于解决中国资金和产能过剩,为中国带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香港的中国经济学者张炜对此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希望是缺乏周密思考的"一厢情愿"。目前,人均收入徘徊于低位的中国,贫困人口巨大,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资金过剩,相关现象只是落后政治体制带来的社会资源不均所致。而向投资环境恶劣的贫穷和动荡地区注入大笔资金,风险巨大,也不可能有效解决产能过剩弊病,却会浪费中国已然捉襟见肘的贫乏资源。

依靠一带一路消化中国剩余产能的认识存在误区(图源:VCG)

张炜认为,“一带一路”的真正作用还是政治作秀。无论如何,对习近平个人而言,将其描绘成一个具有全球眼光和国际领导力的领袖,目的是在中共19大之前巩固习近平的政治权威。

发起性质

国际会计审计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2016年2月曾就中国新丝路倡议发表报告,标题借用了英国70年代著名乐队"披头四"的一首名曲"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这条漫长曲折的路)。

报告认为,2000年前古丝绸之路,是由于外国对中国丝绸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自然形成 。而如今计划中的一带一路,更多是中国出于自身利益而推动。如果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铺开,实施的整个过程必然长期化,时间跨度至少30到40年。

但同时有观点指出,几十年太长远,两年却在眼前。在本次的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在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届时参加国家数量的多寡、项目开展数量和规模、与会官员级别的高低等,都将是判断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成功的重要参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