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肃清郭徐余毒后中国军方如何继续反腐 /

肃清郭徐余毒后中国军方如何继续反腐

尽管两名中国军队军委原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已经落马,但是在“打仗”的要求下,中共并未放松对军队的反腐败行动。

日前,中共在对解放军的党内监督中,采取了军纪委派遣纪检组进驻的做法,时隔一年,中共内部总结认为,此举“为军队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写下生动注脚”,而舆论也普遍认为,中共十八大以后在对军队反腐中的决心和力度无可置疑。

中共在对解放军的党内监督中,采取了军纪委派遣纪检组进驻的做法(图源:VCG)

大陆官方媒体新华社撰文称,中央军委纪委派纪检组进驻一周年,这是军队党内监督的全新实践。文章回顾历史,“2016年5月,中央军委纪委10个派驻纪检组,相继进驻军委机关部门和各战区,掀开了军队党内监督工作历史性的一页。”

分析指,中共在对军队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方面已无可置疑,习近平的军改思维变成现实动作后,提高并保持解放军的战斗力与军内反腐已互为因果条件,“派纪检组进驻”这是中共主政者誓言军中反腐不妥协的制度性趋势。

决策层无法容忍的军中腐败

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的军中反腐,在时间跨度和惩治力度上远胜于中国大陆官场反腐。

这是中国大陆独特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中共信奉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并认为“党指挥枪”才能完成执政党的政治理想。因此,军中反腐比地方反腐更早,而肃清腐败军人的力度也更大。

分析指,中国军方反腐的脉络比政坛官场的更为清晰,在决策层步骤中,军中的“大老虎”被至上而下地肃清,反腐的推演进程也被舆论所认同——整肃后,施行军改,在军改后设定军队“党内监督”新制度,确保解放军的战斗力。

习近平的军中反腐,在时间跨度和惩治力度上远胜于中国大陆官场反腐(图源:新华社)

从2016年5月至今,解放军的中央军委纪委(简称军纪委)已10个派驻纪检组,进驻军委机关部门和各战区。这被看作是中共为军队党内监督“量身定制”的反腐制度。

有观点认为,军纪委派驻的纪检组,与地方对应的“中纪委中央巡视组”的性质类似。不过,差异是,中央巡视组通常的进驻时间是“2个月”,而纪委的纪检组被长期派驻到军委机关部门和各战区,监督“军队党内事务”。

分析指,习近平在获得解放军军权后,多次表露惩治军中腐败的决心,在完成对郭伯雄、徐才厚两个“军委副主席”的肃清后,解放军军改的日程表也促使着中共无法容忍腐败在军队中的存在。

派驻纪检组一周年,中共在自我认知中,对军队党内监督架构的严谨性更为满意。军纪委派驻纪检组,“不是驻在部门的内设机构;干的是党内监督,不是业务监督”,这表明,平行监督的关系真正构成了对军队监督对象的约束力。

观察人士称,中国大陆的军队腐败在中共十八大前甚于地方,军人的贪腐与军队的战斗力关联密切。中共主政者对军队反腐肃清力度的持续强化有助于军队战斗力的形成。

解放军史上首次

习近平2015年11月宣布军队改革措施时透露,“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

2016年5月正式派驻纪检组,大陆官方媒体新华社当时重申,这是解放军史上首次实行“派驻监督”。

政治观察人士称,时隔一年后,再次审视“解放军史上首次实行‘派驻监督’”,这个制度在操作层面上的成立和实际效果更有利于军队“再次赢得”普通士兵的信任。

1978年后,中共决定实行经济改革,军队参与经商所产生的负效应延续到了“郭、徐掌控中央军委”时代,并且对中国大陆普通家庭输送兵源参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派驻监督”是解放军史上首次,在“党内监督”方面,中共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被重新转化为经验和新的制度。中共在地方的党内监督中,“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提法背后是,纪律检查部门同样有腐败的可能,中共在军纪委中尝试着“平行监督”模式,规避了相当一部分的制度中的人性缺漏。

分析指,中共有必要对军队派驻纪检组制度做一次完整的理论梳理,“党指挥枪”的前提是党的清廉和赢得军人对党的信任,毕竟军人的牺牲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他们需要在付出任何代价前能够认同军队,而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