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买官至副部 政坛骗局背后有“大老虎” /

买官至副部 政坛骗局背后有“大老虎”?

自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司法部在反腐大潮中一直不太显眼,不过副部级官员卢恩光的落马,使这个部门“终于”有了“首虎”。

北京时间5月25日,中纪委网站发布通告,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在当前中共的反腐行动中,打落副部级官员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引发外界关注的,是中纪委对卢恩光的罕见通报——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全面造假;一路拉关系买官和谋取荣誉,从私营企业主变身为副部级干部;亦官亦商,控制经营多家企业……

“全面造假”

这份通报使卢恩光“传奇”般的公开履历显得有些讽刺。

资料显示,卢恩光为山东省阳谷县人,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有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一级警监警衔。

从1984年到2001年的17年中,卢恩光的上升之路堪称“眼花缭乱”。先是从山东阳谷县高庙王乡中学的一名民办教师变为私营企业主,而后因企业业绩突出,被任命为高庙王乡科技副乡长。随后又转任高庙王乡党委副书记、阳谷县政协副主席,这期间卢恩光还创办了方舟集团并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亦官亦商。

1999年5月,卢恩光仕途再次一跃,跳过聊城市直接进入山东省任职,担任山东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一年之后升任该中心主任。相关知情人士称,尽管这一职位为荣誉性职务,并无实权,不过已官居副厅级。

2001年,卢恩光进京就职,而后的15年,卢的跨界仕途更令外界不解。从2001年到2007年,他先后担任华夏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挂职四川省遂宁市委副书记,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

2007年,卢恩光正式进入中央部委工作,担任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2009年再次升迁,被任命为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2015年升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官至副部级。

不长时间内,卢恩光横跨媒体、地级市党委副职、社会组织、劳动保障、政法等多个领域。并且进入司法部之前,卢在每个工作领域、每个职务上的任职时间均不超过3年,其辗转速度之快,堪称罕见。

司法部“首虎”卢恩光错综复杂履历也引发关注(图源:VCG)

大有其人

卢恩光落马后,舆论震惊于其一路以来“瞒天过海”的造假能力,不过事实上,在中共的官员系统中,类似案例并不鲜见。

前不久中纪委发布对甘肃省委的巡视“回头看”情况,即指有2名厅级干部、3名县级干部被认定档案造假。此外,重庆市也被巡视组指出有相同问题。

2015年7月,新疆首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栗智落马,被指“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栗也因此成为首个被通报年龄造假的中国省部级官员。

另外还有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山西河津原住建局局长薛新民等人存在造假问题。

更为知名的,则是河北省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此人被指“除了性别,都是假的”,其档案中90多枚公章,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假的。

评论人士称,档案造假,已成为中国政坛的严重问题,不但意味着官员诚信有失,通常也连带着腐败隐患。比如卢恩光,若无一路行贿,其“造假之旅”恐怕并不会如此顺畅。

腐败链条

卢恩光的落马,也许可能牵出隐藏在他身后的,更多的利益链条。

有观点指,目前中国政坛上之所以档案造假频发,一个原因是还未充分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预防官员档案造假的机制体制。在现实操作中,档案造假违规成本很低,一些地区对官员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审核手段也落后。

不过更为主要,或者说根本的原因,是在官员考核、审查、升迁过程中的腐败链条。

陆媒《新京报》即评论称,卢恩光的闪转腾挪很难用常理解释,“他一路上过关斩将、顺风顺水,又是什么样的‘大神’在护佑、扶持、提携着他?”

通常按照程序,中共官员的升迁会面临十分严格的审查、筛选和考核,不过卢恩光30多年来,从地方到国务院,横跨政商两界“游刃有余”,自然不可能仅仅是利用简单的机制疏漏。

中纪委通报中还有一句,称卢“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巨额财物,涉嫌行贿犯罪”。在以往中纪委对副部级官员的通报中,“涉嫌行贿犯罪”的指控较为少见,分析者说,这可能表示,卢恩光背后有更高级别的“保护伞”存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