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充满了“强国人”的蔡英文团队 /

充满了“强国人”的蔡英文团队

强国人,是台湾和香港网民对大陆人普遍的称呼,讽刺中国大陆政府宣传中经常使用的字眼“强国”,并将此与一些大陆人在境外(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出现不文明举动、不遵守当地法律及习惯,或表达傲慢观点的行为做为联系。每当两岸出现波折(如台湾无法参加世界卫生大会),这类字眼就充斥台湾新闻评论页面。

说中国大陆是强国毫无疑问,部分大陆民众有“实力至上”的“强国思维”也是事实,但台湾网民频繁使用这类词语来嘲讽对岸人民时,台湾政府内部,却出现了“比强国人还强国人”的现象,而对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却认为“很正常啊”。

台湾社会普遍认为大陆有“强国思维”(图源:Reuters/VCG)

认为东南亚是穷酸的“落后国家”,这是台湾社会过去数年的思维,在此先暂且不提,近日蔡英文团队就亲身示范了两件“强国人”案例。第一,就在5.20前,驻台30年的斐济(Fiji)代表处突然撤馆,台湾外交部次长吴志中很“坦率”地直言,斐济人口只有85万,只是个小国,有它的经济考虑,所以不得已做这样的决定,且斐济并非新南向的目标国。

可以表示遗憾、可以表示后续会继续保持关系,这些应该都是外交场合的表面话,何必很“直白”地说只是个小国、出于不得已的考虑?这话是否足够尊重?提醒外交部官员一句,中华民国的其他邦交国中不少国家的人口总数少于斐济。

第二,5月22日,在诸多东南亚领导者参与一带一路论坛、中国与越南发表了联合公报,陆委会主委张小月同样“坦率”地说,“很多国家加入一带一路,都是在中国大陆胁迫之下签署一中原则,为的是向陆方申请低利贷款”,外交体系出身的张小月,与吴志中对斐济的态度异曲同工,东南亚各国“是小国,所以不得已做这样的决定”,且这回这段话针对的,是“新南向”的目标对象。

由这两例来看,台湾不是“强国”,但台湾政府内充斥着强国人──你是小国、你就被大国胁迫、没有自主选择,这思维与奉行“唯实力至上”的大陆网民相去不远。同时,官员在正式场合如此形容邻近友邦,透露着自大、不专业,与不尊重。

面对中国大陆,台湾政府往往说“不要用经济、政治力打压台湾”;面对东南亚邻国及斐济,台湾官员自然而然地表态“只是小国”。对于自己被打压,哭天抢地抗议“不公不义”;对于自己贬抑其他“小国”,认为理所应当无所谓。

蔡英文团队,不必痛斥大陆打压,因为这“强国人”的思维,与对岸并无差别。台湾官员面对两岸及外交困境焦虑、又怕被冠上“失职”的帽子,“国际空间紧缩”意外成了照妖镜,照出了台湾的“强国官员”。

期望蔡英文政府尽快把台湾打造成“强国”,这样的想法才有点底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