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股市止住了出血点 但没有补血动作 /

中国股市止住了出血点 但补血的动作还没有

资料图片:2015年9月,上海证交所交易大厅内的交易员。 REUTERS/Aly Song

中国证监会于近日先后祭出减持新规及减缓新股发行节奏两道“救市”利器,但A股市场似乎仍无动于衷,继续维持弱势震荡,令不少投资者感叹“药不对症”。中国股市的症结究竟在哪?对此路透社刊文《中国A股IPO减速并非救市良药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以下为所刊详细信息:

在当前经济结构性调整持续、流动性呈中性偏紧的形势下,基本面和资金面短期内对A股仍不太有利;而强监管环境下,股市的风险偏好和活跃度亦在下降。因此,仅靠调节股市短期供求关系,仍不足以提振市场信心。

分析师预计,尽管前期超跌的创业板等中小市值股短期会有反弹,但全面持续回暖并不现实,A股的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股票供应问题有所解决,但需求仍没有解决,就象是只止住了出血点,但补血的动作还没有,仍旧很虚弱。”银河证券资深分析师任承德指出。

他说,现在场内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增量资金,一亿股民中只有十分之一为活跃账户,大量帐户因为被深套处于休眠状态。

申万宏源研究所市场研究部联席总监钱启敏亦表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资金面,你看今天次新股和小盘股反弹了,蓝筹股却回调了,资金在各板块之间转来转去,还是没人气啊。”

他认为,股市有其自身规律,大量估值偏高的创业板或中小板股票的回调动能依旧存在。虽然估值偏低的蓝筹股或许可以继续走强,但也只能维持股指走稳,大盘出现全面复苏的可能性不大。

沪综指.SSEC周一收报3,091.66点,跌0.45%,因金融石化等权重股获利回吐,沪市成交额则创四个月来新低。

投资者顾忌仍存

国金证券策略团队在其报告中指出,“IPO发行放缓并非决定6月股市涨跌的主要因子,但IPO批文减少至少表明上证指数在3,000-3,100点附近,证监会开始在意A股指数的涨跌。”

中国证监会每周五会下发一批新股发行批文,截止上周五,今年以来已累计下发199家IPO批文。在5月26日(前周五)之前一直保持每周至少十家的节奏,但前周五仅下发七家,上周五进一步减至四家,显示投资者有关新股发行减速的呼声得到了监管层的回应。

不仅如此,中国证监会近日还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完善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监管安排,规定大宗交易减持出让方与受让方均需遵守交易所关于减持数量、持有时间等规定,这使限售股东的抛售股份套现热潮得到遏制。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近阶段市场调整的主要诱导因素是金融监管不断加强引起资金紧张,使得无风险利率上升和风险偏好下降,而且新股持续大量发行使得股市微观资金供求变紧。但目前监管政策正在发生改变,减持新规和IPO规模减小,有利于改善股市资金微观供求关系。

“投资者仍有所顾忌的是银监会的监管未来会否更严、影响更大?6月资金紧张会否很厉害,甚至出现类似13年6月的钱荒?”他说,6月资金紧张这是季节性现象,关键是会否出现钱荒的极端情况及银监会的监管啥时是个拐点。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在其研报中指出,由于跨季、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大量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以及美联储会议或会加息等因素,市场对6月流动性预期一致悲观。不过,当靴子落地、预期到达低点后,市场或会迎来情绪修复。

作为观察市场资金面的重要指标,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周一全线上涨,显示资金面紧张依旧。交易员称,市场上资金供给仍有限,央行公开市场继续小幅净投放,未明显缓解紧势;明日MLF到期逾1,500亿元人民币,关注续做情况及对货币市场影响。

结构性行情延续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现在市场上活跃分子都被当成投机力量打倒了,市场风向变了,只能暂时休息。”

他说,在当前强监管的政策环境下,寻求避风港暂时休息是当前最好的投资策略之一,当前蓝筹股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避风港”。

“一九现象”(即占九成比例的中小股票下跌,一成蓝筹股上涨)已成为近期A股市场鲜明的特征,蓝筹股估值低、安全边际高自然是一个明显的买入理由。

任承德认为,在强监管环境下,投机力量退潮使得大量中小股票估值虚高的问题得以暴露,个股价值判断回归到基本面。

他补充道,随着再融资渠道受限,中小市值公司通过外延式并购取得高速增长的途径基本被封住,再加上大小非等限售股东高位减持欲望仍强,因此,中小市值个股的价值回归路可能还将延续。

“创业板的问题主要在于心理上,创业板的参与者总体上是不关心估值的,因此技术的痕迹很强。从技术上可以看到底部吗?到周末还不够清晰。”他说,“既然是技术就一定是右侧,只有继续期待。”

王德伦则认为,股市风险偏好将逐步回暖,反弹窗口逐步接近,短期内次新股可能弹性较大。

周一中小市值股出现全面反弹,创业板指数P收升0.88%。

不过他也强调,未来成长股中的优胜劣汰将加速,当前有稳定内生增长、估值已调整至合理区间的优质“白马”已具备了配置价值,建议在成长股中精选并重点关注这些“真成长”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